又一个巨大儿出生了

标签:
巨大儿围产期体重妊娠期糖尿病赵天卫 |
分类: 孕妇须知 |
又一个巨大儿出生了
最近连续两名巨大儿出生,用助产士的话说:刚出来就小便,要不整5000克。在医学上,正常婴儿出生体重应该在2500至4000克之间,将初生儿体重大于4000克定为巨大儿。在我国巨大儿发生率已达10%左右。
巨大儿有什么坏处呢?
1.对母亲的危害
正常大小的胎儿都可以通过母体的骨盆娩出,但由于巨大儿的胎头的经线超过母亲骨盆的容纳程度,且大而硬不易变形,造成胎头卡在骨盆入口处,不能随着宫缩发生内旋转,而造成难产。由于胎儿过胖皮下脂肪过多,同时肩部较宽,会并发肩难产。强行从阴道分娩,会造成母亲软产道严重裂伤。常需施行剖宫产。如果估计胎儿大小不充分,产程处理不当,会给母亲健康和生命带来危险。
2.对胎儿的影响
巨大儿在分娩时由于身体过胖、肩部过宽,会发生锁骨骨折,肩难产, 在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损伤,还会发生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有时勉强分娩会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肩丛神经瘫痪,严重的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巨大儿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较高,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怎么就形成巨大儿了呢?
1、我们现在从温饱到小康,一些家庭又从小康到富裕,现在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一些人有个误区,认为母大儿肥是好事,要营养充足,孕妇从知道怀孕后,就毫无节制的大补特补,海参、燕窝、鱼翅无所不用其极,水果一天半个西瓜,葡萄一吃就1-2斤,还美其名曰,妈妈爱吃一定是胎儿缺的,造成孕妇体内营养过剩。现在由于科技现代化和人工智能,使我们需要肢体劳动的工作越来越少;一些家庭对待孕妇像对待病人,什么都不让做;这种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母亲和胎儿胎儿体重过大。
2、妊娠期糖尿病。一些孕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因为生理的变化和营养不均衡而导致血糖过高,也就是妊娠期糖尿病。过高的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正常胰腺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将这些糖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就会导致胎儿体重增长加快,到足月生产时就长成了巨大儿。
3、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身材都比较高大,胎儿遗传到了这种基因,也会发育得十分的茁壮,造成巨大儿发生。据统计父母双方肥胖的,孩子大约70%会肥胖,父母一方肥胖的孩子大约40%肥胖,父母体重正常的孩子10%会发生肥胖。因此对父母高大肥胖的,一定要重视对孕妇和胎儿的体重管理。
怎样杜绝巨大儿产生呢?
1、在准备怀孕时就应了解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 |
体重/身高平方 |
过轻 |
<18.5 |
适中 |
18.5-22.9 |
过重 |
23-24.9 |
肥胖 |
25-29.9 |
病态肥胖 |
>30 |
2、孕早期有人有早孕反应,有人没有早孕反应,这都属正常。有早孕反应不必害怕,如有恶心呕吐,可以少吃多餐,能吃进去就是好事,适当吃些不易引起呕吐的食物。孕早期不必大补特补,胎儿发育很小不需要太多营养。
3、我们平时要注意少吃甜食,怀孕后更要注意,不喝饮料,不吃冰棍、冰激凌等冷饮。不吃甜点,适量吃水果。孕妇的饮食原则是少甜,少咸,少辣;不吃冰冷食物;饮食尽量温和、暖和、平和;利于胎儿发育。
4、孕期饮食建议少吃多餐,每餐八分饱,细嚼慢咽。吃饭时胃和大脑的反应时间相差20分钟,吃饭时胃已经饱了,传到大脑里是20分钟后的事情了。吃饭快的人容易胖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吃东西也有分别,吃水果40分钟就消化了;吃粮食需要2个小时消化;吃肉类蛋白质需要4个小时消化完成,这就是我们吃肉后不容易饿的道理。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蛋白质,因此鱼肉蛋奶应该充足。
水果本身就含大量糖分,粮食可以转化成葡萄糖,如果过多的吃水果、粮食,就会有葡萄糖变成脂肪囤积起来,使人发胖。葡萄糖太多,胰岛素转化不了,留在血液里,就成为高血糖,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5、孕期一定注意要有劳动和运动。正常怀孕是正常人,什么活都可以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等家务活,适当的体力劳动有助于胎儿的发育。还要注意运动,每天走走路,周末去郊游。通过劳动和运动消耗多余的能量,达到控制血糖,控制体重的目的。
每个孕妈妈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把胎儿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一个好基础。
北京玛丽妇婴医院成立十一年,致力于母婴健康,为每一位妈妈和孩子的健康,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付出努力,竭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