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走为形,形蕴动态;取为声,声又带耳。故此解其意为:边走边聊,饶有兴味。当然,此解乃兴起之言,算不上理性解读,更做不得学术推敲。一如生活中的趣事儿,谈不上理性,更无需推敲,只要敞开心怀好好感受那份兴味即可。这个看似简单却深奥的道理,受之于我那一群最小刚满五岁、最大未满十二岁的学生孩子。
一年级的“调皮王”甘恩,某天上课前执意要去找姐姐,回来时捧着两块软乎乎的东西,一把推到我跟前,大眼睛眨巴示意我拿一块。拗不过娃娃的盛情,拿起一块,掏出纸巾小心翼翼地包好存进了抽屉,并请他回座位准备上课。小家伙不动,眼巴巴地盯着抽屉,表情严肃。这才明白过来,赶紧解释道:东西我很喜欢,不过要下课后才能吃。看小家伙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较真样,不说明清楚怕是过不了关吧。
二年级的娃娃竟然郑重其事地跟我说:“you are just like a
baby!”一口水差点喷一桌子,瞬间石化!难不成,我眼前的这群娃娃都是天山童姥?呵呵,一群只会“欺负”我的小屁孩儿!调皮的娃娃一般都很聪明,同年级的马艾尔同学是杰出代表。为了加快练字书写速度,小家伙竟然想出连笔写的高招,打包处理若干笔划,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甘拜下风!
三年级的乖乖仔们是愈发活跃了,一场“筷子夹橡皮”比赛就大有参加奥林匹克级赛事的阵势。刚掏出道具,就有娃娃跑过来支招说要怎么玩儿。好吧,一不小心被边缘成了看客,只好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这个活动中,有人意见不合,但总有人出面协调;有人投机取巧,也总有人火眼金睛;有人屡试屡败,也总有人屡败屡试;有人陷入困境,也总有人仗义相助。有意思的是,赛时比赛第一,友谊第二;赛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四年级的女娃娃都是从不让须眉的“巾帼”,嗓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大都愿意为了小组荣誉忍气吞声。小家伙们可是精明得很,几个回合下来还知道招贤纳士,纵横捭阖。可是强强联手有些明显,太过以势压人!这不,小个子男孩儿见势不妙,决意撒手不玩儿了,当着我的面席地束手打起坐来。看那小模样,连佛祖也要笑了吧。
五年级的安西娅语出惊人。课文念到一半,蹦出个“月月”。起初当作误听,不以为意,谁知没走多久又一个“月月”。连忙截下,问“哪个月月?”小女子自信满满,大指一挥,我凑前一看,只当是“朋”。顿时语塞。本以为有安西娅一奇女子便足已。不料,格西同学舍身取义,前后相随。学中文数字“百”时,口出“十十”经典发言,这可让“千”“万”“亿”兄情何以堪?
六年级的艾德亨和莫杉是绝对的“铁哥们儿”,上课、吃饭、玩耍几乎形影不离。可是再铁的哥们儿也会有“翻脸”的时候,只是没想到导火索是把椅子。看两人僵持不下,就顺口说了句“要不你们石头剪刀布吧,椅子赢家坐!”嘿,俩人还真划起来了,表情凝重,认认真真做记录,没人愿意认输。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哥儿俩又欢欢喜喜地画起画来,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椅子倒被晾在一旁。不禁莞尔,果真是两个孩子!
这就是我的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他们,汉语课堂就像晨起的花市,生机盎然,妙趣横生。我感谢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带给我的许多惊喜与欢乐,它们既丰富着我当下的生活,也将让来日的回想更加斑斓多彩。想必,待彼时再忆当下,这且行且成长的一路除却一身空乏的皮囊,更有一颗淬炼的童真童趣之心,时刻保持着对生命的谦卑与热爱,那里空无一物,那里价值连城!
中国青年志愿者援毛里求斯(第五批)服务队队员温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