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对于在传统中国家庭中长大,第一次到异国他乡的我来说,逢此佳节,必然也是倍思亲的。还在下班的路上就收到了妈妈发来的图片。元宵家宴,一盘盘熟悉的菜肴,一张张家人温暖的笑脸,让我心中升起无限的思念。
元宵节也是姥爷的生日,所以又为全家老小齐聚一堂添了一重喜庆。节日的饭菜由外婆操持,大多食材的准备和使用必经她手。外婆通常要在节日的鸡和鱼中添加几味中药做调料。党参、沙参、天麻是我爱入口的,而我在节日里最思恋的味道,是那一口苦中夹着甜的当归。那一味当归,再苦也少不了,就像一段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元宵佳节当归未归的我,想到家就想到那个味儿,家的味儿。
初到毛里求斯,先减退的是食欲。虽然当地的食物也能适应,但是每每回想到家乡的味儿,还是会勤快起来下厨房!不在网上找各地的菜谱,我的菜谱都是妈妈编好的一条条微信。尖椒鸡丁、牛肉粒、蒸蛋,炝炒个小菜,煮一锅菜汤,没有繁琐的步骤,也还没练就色香味俱全的本领,要的只是熟悉的味道。工作日下班回到家已是满身疲惫,虽然也能凑合着面包酸奶填饱肚子,但有时还是会一鼓作气在厨房弄盘菜来,就着点米饭吃,让自己感觉到同在家般正常的生活。
学校的华人老师是能干热心的中年主妇,知道重庆人爱吃辣,把家里的辣椒树分了一株给我。那天我欣喜地抱着辣椒树回家,吃过饭,顾不得天黑、大雨和蚊虫,硬是在满是杂草和石块的院子里挖出了一方土,小心把它种下,培土浇水,妥善照料。辣椒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亲手种下的辣椒树,是我思乡的寄托。不管走到哪里,乡味都会给人一种归宿感。希望这棵小树能在我们的院子里长高长大果实累累,希望这一股子辣味能炝出我一身的勇气,直面这一年将会遇到的一切困难。
(中国青年志愿者援毛里求斯服务队队员马婧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