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做伴在异乡
(6)
我知道,我相信,因为一路走过来,我已听到了那么多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曹凡的故事》: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曹凡出生于1982年,2007年研究生毕业,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被分配到泰国,这使他完全“没想到”,因为他原来想去的是欧美国家。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他被带到离曼谷有15个小时车程的泰南,在一个私立的华侨学校落了户。虽然已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让他惊心动魄,“那时是建校初期,简单说吧,屋子里除了电灯什么都没有。”而给他安排的课程是教10多个班,从幼稚园、小学、初中一直教到高中。
第三个“没想到”最要命,泰国学生之难教,简直匪夷所思。说来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国民大都信奉“清静”、“善缘”、“不争”、“忍让”等佛家思想,讲究与人为善,礼貌谦和,连吵架、骂人的事情也很少发生。可是泰国又很“西方”,由于受美、日、西欧影响,青少年们非常热衷于追随其文化,表现在课堂教育上,学生们可以和老师平起平坐,不爱听了就自由走动、说话、接下茬儿,有时上着上着课他就在地上爬开了。你还不可以施行硬性管教,老师太严肃了会被投诉,真能把女老师们气得哇哇大哭。
不过后来曹凡发现,泰国学生也非常可爱,只要你表达一点点善意,他们就喜欢你信赖你。曹凡就琢磨出了好多“套磁”的点子,比如给他们起中文名字,女孩子们叫“可爱”、“美丽”、“温柔”、“典雅”,男孩子们叫“俊伟”、“坚强”、“硬汉”、“大方”,还应他们的要求,叫“李连杰”、“成龙”、“周星驰”以及“孙悟空”、“唐僧”、“诸葛亮”、“武松”……他还和男孩子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和女孩子们聊天,一起过生日……
学校有一些住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有些问题的,比如没有父母等等。曹凡看着他们小小年纪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对他们特别好,像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耐心呵护。后来忽然有一天,有一个男孩子过来对他说:
“老师你对我太好了,我不想叫你‘老师’了。”
“那你叫我什么?”
“我管你叫‘爸爸’吧?我就叫你‘爸爸’了。”
从此,单身的中国大男孩曹凡,就在学校里被孩子们称作“爸爸”了。他的课堂纪律也变成全校最好的了,学生们的汉语成绩像大风起兮送纸鸢,越飞越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