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大学生在2008”先进事迹: 对话世界做大国青年

(2008-11-26 16:44:04)
标签:

杂谈

2008年,中国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泱泱大国青年的良好形象。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梁苏会,直接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她深信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梁苏会说,志愿者的工作非常辛苦。在首都机场服务的志愿者的作息时间必须跟着飞机走,有时凌晨1点刚躺下,早上4点就必须爬起来。为了不误点,每个人都会把闹钟设定好几次;检票口的志愿者上万次地重复同一个动作、同一句话语;举重比赛加重员志愿者每天累计给杠铃加重达到5……

志愿者的责任心表现在甘于做小事,不计个人得失。梁苏会所在的志愿者业务窗口,负责给水立方”1000余名志愿者发放服装,衣裤鞋帽,加起来每人有10件物品,男女款式不同、上衣和裤子号码不同,为的就是让志愿者穿上合身的制服。梁苏会说,每当听到赛场内传来观众的欢呼,自己也难免想亲临现场感受一番,但是志愿者的责任心告诉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我相信,志愿者是奥运的形象大使,是中国的形象大使。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的郭晓春,用自己的独特行动为奥运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2004年,郭晓春组织成立北京大学奥林匹克文化协会。作为一名要进行文化交流的社团创始人,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十分重要。郭晓春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国青年

2007年,郭晓春到联合国进行了9个月的实习。在实习生活中,郭晓春深刻地感到,让世界了解中国,不是通过一个两个人就可以展示的,而是需要当代青年人共同努力,共同为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大国而勇敢担当!

带着这份责任与使命感,郭晓春回到了燕园。由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授权,北京大学主办的人文盛事“2008奥运·冠军论坛正好进入最关键筹备阶段,奥林匹克文化协会由于它特殊的定位当仁不让。

罗格、陆克文、布赖尔、基辛格等和来自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同聚北大,共同探讨成功要义。事后,国际奥委会官员称这次论坛为人文奥运的盛典,校内外人士慨叹这一精彩的文化盛宴居然是由一个以学生志愿者为主的团队在做,萨马兰奇先生临别时亲切地对郭晓春他们说,“I am proud of you am proud of China.(我为你们骄傲,为中国骄傲)。

郭晓春说: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自觉承担起这份时代的使命,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并肩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对话世界,共同成为这个时代浪潮中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国青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