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在2008”先进事迹:为奥运拼搏坚持
(2008-11-26 16:40:47)
标签:
杂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5级本科生袁复栋,是一名珠峰火炬手。5月8日9时17分,当袁复栋和队友顺利地护送奥运火炬到达珠峰时,袁复栋挥舞着五星红旗,心情无比激动:“所有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换来了成功!”
袁复栋回忆说,2008年5月8日,祥云火炬准备登顶珠峰。一路上大家齐心协力,彼此帮扶着向顶峰攀登。当攀登到海拔8100米时,袁复栋的羽绒手套不小心掉了,向下滑了10多米。“在平原上看来微不足道的距离,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看着是那么遥远。”袁复栋明白,“一旦没了手套,不仅意味着手指将被截肢,也意味着无法完成后面的任务”,但这个小伙子仍坚持着往上攀登,同时又祈祷不要起风。这时,两位队友正好向他赶来,在队友的帮助下,袁复栋幸运地拿到手套,“那种感谢不是‘谢谢’两个字可以表达的,队友的帮助让我永远铭记。”
当他们行进到珠峰最难翻越的8600米时,天还一片漆黑,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袁复栋的心紧张地“咚咚”跳个不停,手脚都在发抖。但他想到这是为了奥运而拼搏,就鼓起勇气,踏上梯子,死死地拽着绳子,一步一步地在坚持中跨越难关……
被称作“眼镜飞人”的清华大学研究生胡凯,是北京奥运会出场比赛最多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他在男子100米比赛中闯入次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奥运男子百米第二轮的运动员;在男子4×100米接力中,他带领中国队杀入决赛,创造了中国田径在这个项目上的新历史。
胡凯说,7年来他经历了无数苦辣酸甜,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夏天酷暑难耐,“被太阳晒得发软的跑道上,发出一股股塑胶味,发烫的跑道与胶鞋的摩擦让我们的脚就像在火上烤一样难受”;冬天寒风凛冽,他们迎着刺骨的北风一圈圈地奔跑,“被汗水打湿的头发在训练间隙又迅速结成了冰凌,可谁也没有在意。”
胡凯认为,除了身体上的坚持,精神上的坚持更是一个运动员能否实现梦想的关键。
2006年的一场比赛,胡凯大腿严重拉伤,在这期间,运动成绩由鼎盛时期的10秒27下降到10秒60。“这对运动员来说是致命打击”,胡凯说,当时除了他和他的教练还在默默坚持外,其他人都认为他再也不可能回到巅峰状态了。
在恢复训练中,胡凯的训练强度曾接近他的最好水平,可是由于久疏战阵,刚在训练中树立起的一点信心又被比赛的无情事实所击溃。“胜利往往产生在最后坚持一下之中”,胡凯说,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中,他以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宝贵的奥运参赛门票,并在不久之后的亚洲巡回赛中,以主力的身份带领中国接力队以平全国纪录的成绩挺进奥运!
2008年8月15日,胡凯如愿地站在了奥运会赛场上。他自豪地对自己说:“曾尽匹夫责,不负少年头。”
来源:中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