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志愿者纪实-你不去谁去

(2007-08-06 09:39:45)
标签:

人文/历史

                           六、心声
    从宁夏回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自己的心情就跟在福州遭遇的灾情一样糟糕(福州遭遇三次台风,一次霍乱),工作也一直没有得到落实,曾经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回头想想,两年的时光,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顷刻间被泪水冲刷而将永远留在记忆的深处。毫无睡意的我拾起了久违的笔杆,倾诉着自己的思绪。记得两年前,当两万多人报名参加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的时候,由于报名人数之多,可能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并由此引起了一些人别样的想法,网络论坛中不少网友对志愿者的意图和动机也表示了怀疑。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也还真不知道自己的意图和动机到底是什么,只知道当初能从学院一百多人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一名队长实属幸运,难免有了几分自豪和激动。曾经有人将我们这些志愿者去西部的动机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怀着满腔热血,听从召唤,为了建设大西部而去;第二种是为了锤炼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而去;第三种是觉得有利可图,冲着优惠政策而去。我相信这三种动机确实各代表了我们一部分志愿者的真实意图,可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我真的无法否认自己是否怀着满腔热血报名去大西部,也无法否认是否是为了锤炼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而去,但就是没有想过冲着优惠政策而去,只知道身边支持我的人比较多而已,当然除了母亲不大赞同外。可如今回来后,在就业的问题上多次碰壁的我却希望能有优惠政策,以便更好地落实自己的工作成就自己的事业。相信在这一点上很多志愿者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也经历了和我同样的一些困惑与不解。现在想想即便是冲着优惠政策报名到西部去,我看也无可厚非。不管志愿者的主观意图如何,在客观上我们或多或少为建设西部做出点点贡献,我们理应享受这些政策优惠,这是我们的权利,是一种合理补偿。我们无法苛求人人都崇高,而只想要求一个人的付出与获取相对称,不想过多纠缠当初动机纯洁与否,只想审视结果是否公允,审视我们去西部是否对社会、对西部人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期望能有一点点的回报而已。
    回来后遇见了好些老师、同学和朋友,他们都以为我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或者在政府某个部门就职。当我提出让帮忙找工作的时候,都一直以为我在开玩笑;当得知真实情况后,他们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惊讶和气愤,都在为我抱不平,然而有谁能真正体会到两年后今天的我两个多月未能找到工作的失落、彷徨与茫然?有个人才储备中心甚至用学历的门槛把我们志愿者分了个三六九等,网上公布只有具备本科学历的才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而剥夺了只有专科学历的志愿者。你是宁夏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吗?可惜这两年做的工作跟我单位工作性质不相符你表现得那么优秀,应该到政府部门工作,不应该来我们企业单位对不起,尽管你有两年的工作经验,可惜你没有我们要的经验你大概已经两年没有接触你的专业了吧!”……这些都是我在应聘工作的时候,很多企业给我的答复,而我的简历也如一张张废纸一般,只能让人看一眼就再没有吸引力。有些企业招聘人士对志愿者行为表现出来的不屑甚至讥讽更是让我难以接受,难道这仅仅都是他们的错?他们可以对支援服务西部这项活动不了解,可以对志愿者的理解不透彻,可当我们志愿者需要就业,需要这些企业理解和支持的时候,我们的前期宣传工作和团组织后期的联系沟通工作是否又到位了?
    我个人认为各高校在选拔志愿者时,应该真正挑选出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比较好又志愿报名参加的同学,切不可因为报名人数不够或一些客观原因而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愿意在这个活动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前几天和一位只读完职高的女性朋友聊天的时候就谈到了志愿者的事情。她明知道我回来后的就业情况,却依然表现出强烈的支援热情,叹气自己学历不济,可她不知道其实我们一些所谓高学历的志愿者却在服务地区不怎么受欢迎,甚至在西部呆了一两年回过头来还不知道自己整天都在做什么事情,也许陪伴他的就是那一堆堆越来越高的报纸和一瓶瓶开水。真不知道出现这种局面到底都是谁的错?我们每批志愿者当中都有表现比较突出的,为什么不能从他们中体现出真正的优惠政策?比如在录用公务员的程序上,比如可以指定一些相对较好的高校接纳他们,给他们创造比较好的条件让他们提升学历,充实自己,一些明星不就那样吗?当然团的组织是否也可以考虑优先推荐工作,甚至将他们更好地推向市场或者让市场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他们的信息?为什么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这项活动就不能有更细化的激励政策?难道这些激励措施的背后,就不能让志愿者活动能够更有生机地开展起来,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吗?
    其实,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是受到了西部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团组织的重视,他们给与我们更多的是关爱和帮助,让我们许多志愿者都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自己的第二故乡,喜欢故乡里的人和物,还期待着来年再相聚。回到福建后,为了找工作,经常上网的我也偶尔浏览我们志愿者网站,看到了许多志愿者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深受感动。北大医学部的毕业生莫锋放弃去深圳一家单位工作而选择去西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深圳那家单位的硕士生、本科生一大堆,他去那里作用不是很大,而去西部工作,他能最大限度地做一个有用的人。我想他也是怀着为了锤炼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去的动机选择去西部,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是很值得称道吗?我没有因为自己去了西部,就提升志愿服务西部的价值,更不想因为自己去了西部,就感觉自己很高尚,去诋毁其他人的伪善。我很佩服莫锋给中央领导写信的勇气,使一些问题能很快地暴露出来并得到解决,可现实中能有几个莫锋?我不是莫锋,所以我衷心希望在我们志愿者队伍当中能有更多的莫锋”……
    经过陈铸源允许,我把2005年10月27日他给我写来的感悟摘录如上。他说,他的思路比较乱,有些情绪在里面,但是这是一个志愿者真实的、勇敢的心声。陈铸源说,他不是怨天尤人,他想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并改进志愿者工作的组织管理,使志愿者工作越来越好。把他现在的想法和他在宁夏时的表现一对比,也许你会觉得反差比较大。这是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因为不同的处境而产生的不同的想法。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可能有情绪,也可能想法有失偏颇,却是曾经在宁夏奋斗两年后一个志愿者真实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有什么比真实更可贵的呢?!听到真实,关注真实,思考真实,我们才都会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