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光大——谈谈战友王建国兄长编修家谱的意义与作用
(2022-03-30 20:04:34)
——谈谈战友王建国兄长编修家谱的意义与作用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西方哲学三大终极问题。简单理解就是我们人类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树立奋进的目标。我想,战友王建国兄长主持编修家谱就是基于这种哲学的思考。我从建国兄长提供的并不算多的家史资料中得知,他出生在陕西榆林府谷县西北约十公里的王家沟村。据传,他们这支王姓一族是500多年前从山西迁徙而来,在此落脚、扎根、繁衍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具有戏曲性的是,尽管王家沟皆为王姓,但就建国兄长一家的情况看,已经没有一户居住在村里了,大多都散居在了京津冀、西安、包头等地及周边城市。如果不实时记录,时光久远,物是人非,家族的脉流就会像乏水的河流一样,断流而不知源头,亦不知去向。因此,编修家谱就显得特别必要与迫切。
纵观人类历史,朝代可以更替,家庭可以散失,个人可以殒没,惟有家族生生不息。我们知道,社会是由社群组成的,社群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组织最小的细胞。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会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也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与稳定,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兴旺与稳定。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存在证明。
中国具有编修家谱的历史传统,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曾分别于1984年和2001年两次发文要求各地对这项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文化历史档案。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家族成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同时,家谱也为国家的正史和地方志的可信度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佐证,是研究历史、人口、民俗、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与依据。因此,编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大事,其意义不言而喻。从这个意义上看,建国兄长在退休后,为自己的家族主持编修一部家谱是一件利于家庭、利于国家、利于民族的大善事,可谓功莫大焉!
至于说到家谱的作用,那就不一而足了,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寻根留本,承前启后;敦亲睦族,凝聚血亲;治家齐国,教化子孙;传承历史,问祖凭据等等。我想,这件事之于建国兄,恐怕最大的意图在于光大家传。
王氏一族落地府谷,繁衍五百余年,历代农耕,物力维艰,倒是他们家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依托国家发展的大好时机,凭借诚实与勤劳,改变了命运。他的四弟建治幼小患病,却在母爱的呵护之下,奇迹般地成长为一位军人,又从军人转业地方,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建国兄长则从一位放牛娃,成长为部队里的团首长。我想这在他们村,也是独一无二、无出其右的。他们兄弟姊妹一定是王家沟族群中一个家族奋起的成功样板和典范。在他们家族的奋斗与前行中,亦形成和积累了自己特有的家庭文化和育人家风及治家理念,这是推动家族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必须记录、传承与光大。我想这是建国兄长奋斗人生所感悟至深的人生经验。他想通过这部家谱告诫族人和后辈,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不忘根本,才能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他想通过这部家谱要人明白,一个人,无论漂泊多远,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自己的亲人,那里埋葬着自己的祖先。宗族之人要加强家族内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人心,使族人受到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他想通过这部家谱教育子孙后代更加自觉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在族群中崇尚亲情之气,倡导和睦之风,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美相处。他想利用祖训家规,传导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行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他想要通过这部家谱教育族群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用族群中的典型事迹,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现在的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我想他一定是想要以祖训家规弥补现代教育过于重视知识才能,忽视品德修为的不足,促进后代的正常成长。
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期望,那就是一代要强过一代。编修家谱就是要起到这个激励作用。中国有句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家谱,记载了家庭成员的成长经历与人生轨迹和奋斗成果,或励志,或借鉴,对后人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与经验。有些人,曲解和玷污了中国家族传统文化,出现了一些糟粕成分,如家族势力大则胜、任人唯亲而用、不问道理只问亲疏等等,这对社会文明与进步,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和公民意识都是有害无益的。编修家谱,从生物学来说,是记录一个族群的走向与繁衍情况;从社会学来说,是记录一个族群的分布、发展情况;从一个家族来说,则应该是一种传承与激励,发扬与光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
官方修志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而编修家谱,起码要起到“存史育人”的作用。这项家庭文化工程,可谓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善事。我想,建国兄长编修家谱的这份苦心孤诣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在此,祝建国兄长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源远流长、前程似锦!
2022年3月31日于广东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