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智慧教育家教 |
分类: 专家视点 |

问:您认为怎样做才能称为“智慧型父母?”
答:有一位母亲曾对我说:“教育孩子的问题,正在成为我的心病,我不知该怎么办。”一位父亲也曾感慨:什么“长”都好当,唯独家长不好当。有一位少年非常严肃地站在父母面前说:“我要说一件事情,你们别嘲笑我,将来我结婚后不生小孩,因为我受不了负担一个小孩长大的责任,做父母太难、太累、压力太大。” 由此可见,做父母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从家庭教育的需要看,父母首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既学习教育知识,又学习做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一个楷模的作用。其次,父母应学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对于孩子成绩的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好,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此外,父母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的学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起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作为智慧型的父母,应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感受和美的感悟。
问: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事情长大再学也不迟,这样对吗?
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有个初中一年级学生说:“妈妈挂在嘴边的问题总是学习学习,作业作业,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当然,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是不错的,但是,只关注孩子的作业就版面了。要明白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里,孩子应该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做一些使用手指的细活。例如让孩子剥圆白菜、洋葱皮,去掉豌豆荚的筋,这种细微的手指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可以说手是头的一部分,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孩子手的活动越灵活,其头脑的活动越灵活,动手是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孩子在动手做事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是孩子的观察、注意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同时,手的动作又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注意等能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就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不要用您的“过度好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力,想通过花钱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的积极需要,在父母这样的随意问话中被抑制了。
问:家长很多时候是很情绪化的。比如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会不假思索地训斥、打骂一通,而从不反省自己的问题与过错。您认为在这方面家长应怎样做?
答: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你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去领会其中的道理。
例如:一个19岁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因偷盗进了拘留所。原因是他对原来的中学不满,想通过偷这个学校的电脑施行报复。据说偷时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忍不住。其中除了他父母离异,没有人关注他的心理感受外,与我们以往的教育中,细微的体验太少也不无关系。如果他小时候曾因拿了人家一块糖、一块橡皮爱到过惩罚的话,他就会体验出为什么不能偷窃的道理。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西方的父母对孩子非常放纵,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然。西方的许多父母都是极为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从生活到学习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对孩子的期望值方面从不强加于孩子,中国家长关心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美国家长关注孩子适合干什么。
作者:常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