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专家视点 |
在一个集体中,要学会如何与别人说话,这里指的说话是指要在完成一个共同的项目里,你作为一个完成任何的小成员,如何起到你的作用呢?那首先一点就是要与同伴们形成一个沟能的氛围,把你想表达的东西完整而清楚地表达给同伴。同时尝试,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是你们最恰当,最合适的,有些时间你也许认识表达清楚了,但其实上你的伙伴却没有理解。
请注意,我所讲的这个同伴,伙伴,并非仅仅指你的同学或者朋友,而是指有些时候可能是特别的伙伴,比如说你的老师,你的父母或者一个陌生人。其实只要是你们在一个时间里要做同一件事情,那么就会成为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就要求你一定要学会沟通,学会用自己能够完成的,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你应该表达的东西。
因此本期的训练主题是关于团队与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如何表达。
一个人开车跑长途,在一个村落间的十字路口,准备转弯,直行是绿灯,转弯是红灯,因此他就停了下来。另外一辆车要直行,到了他旁边,那辆车的司机摇下车窗,冲着他大声喊。他没有听清,他赶快也把车窗摇下。那辆车的司机大声冲着他继续喊:“猪,猪!”
可把这次要转弯的司机气坏了,骂我,可气。
因为那辆车是要直行,停了一下,就飞快地过去了。转弯车的司机要追上去和那个人打架,这时转弯的灯变绿了,他没有办法,也不能违反交通规则呀,因此就气哼哼地,飞快转了过来。
刚一转过来,一个人赶着一大群猪从旁边过来了。他赶紧想躲开,但已经来不及了,结果猪撞死了好几头,他的车也侧翻在路边了。
讨论: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主人公出现了车祸,原因是什么呢?其实错误我们觉得并不在这个出事的司机,而在于那个好心的司机。因为他与别人的沟通方式是完全错误的。
因此首先我们要学好如何和他人交流,学会如何去表达。
一
1.
通过游戏来培养一个人清楚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其实说话要有许多技巧,用什么样的语言能够让别人能够正确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个团队中沟通的最关键环节之一。
2.
(1)
(2)
(3)
(4)
(5)
(6)
(7)
3.
人数不限,可以根据人数分组或者根据人数决定所描述内容的繁简程度。
每组的时间大约在2分-3分钟时间,不易让其它组等待时间过长。
4.
场地需求:室内、室外均可。
以几何图案为主的图形画。
室内场地可以需要一块黑板,如果没有黑板,那么由孩子用纸和笔画。
二
1.
2.
三
1.
通过动作来表述自己的特点让别人来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看看是否能够让别人理解。
2.
(1)
(2)
(3)
(4)
3.
每组8-10人。每个人的动作表达时间为1分钟以内。
4.
每个同学一张纸,一支笔。
四
再讲一个小笑话吧:
有一天王先生到美国去旅游。饿了,就到一这饭店去吃饭。但是他不会说英语,这怎么办呢?干脆做点动作吧。
王先生首先做了一个飞翔的动作,然后学着鸡打鸣的声音(主持人要做相应的动作)。侍者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给他拿上来一只烤鸡。
王先生一看,不错呀,这个很简单呀,我一学他就明白,要不再来盘青菜吧。他又开始笔划了,用手表示一枝一枝的(主持人要做相应的动作)。侍者又做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儿拿上来一盘牙签。
王先生一看不是这个意思呀,想了想,光做一根一根的表示了,表现的不太完善。他又开始笔划,不但一枝一枝而且分叉,分几个叉。
侍者又做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给王先生拿上来一个餐叉。
讨论:
王先生无法与语言与别人沟通,因此只能做动作了,但他表示的并不完美。
同时他想要表示的东西过于抽象,而且不具体,因此别人不是特别好理解。
所以:
(1)
(2)
五
此次游戏规则与上次活动相比多了一个变化。
当一个同学进行表述时,其它同学可以提问,双方可以进行相互的沟通。
在双向沟通时是否可以比第一次做这个游戏里效果更好。
六
两个类似的游戏,一个是单向沟通,一个是双向沟通。这里面的区别是否很大。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小规模讨论:
(1)
(2)
七
1.
训练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述一个固定内容的能力。目标是提高孩子们的非语言表达能力。
2.
(1)
(2)
(3)
(4)
(5)
(6)
(7)
3.
人数不限,分组进行,每组4-8人,不易过多。如果总体人数过多,则请代表表演,不用全部都参与。
4.
室内活动,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回家了解你与家长在相互聊天与交流的时候,有哪句话你的表达家长没有听懂,或者没有完全理解呢?或者家长说的哪句话,你觉得他没有表达清楚呢?
想出来后,写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