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专家你好,我家儿子已经上五年级了,性格属于比较犟的那一种,学习习惯上一般比较自由,成绩也一直是中上等,可是上四年级以后,我渐渐发现他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很懒的样子,我说他,他又和我犟着来,我很是苦恼.我该怎么做?
专家回复:注意力:首席学习习惯
家长您好:看到了您的留言,首先您不要过于着急,孩子不是一天一天就能够改变的.正如您所讲,孩子已经五年级了,是有点大了,因此有些东西改起来会稍微慢一点或者难一点,但并不是不能改变,我们成年人都可以改,孩子当然也可以.
您孩子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学习的兴趣点并不是太浓,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造成了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都存在一些问题.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你所说的孩子爱读书,所以你推算他可能学习上也能够安静下来,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注意力本身从专业上讲是这样的.
注意力指的是脑神经细胞吸收信息时的一种高速能力。当你在专心致志地注意某一件事物时,大量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源源不断地快速地通过神经传入大脑中枢,并在各种神经细胞中储存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印象。但注意力本身是首先对于某一类事物的专注,比如他愿意看书,因此看书时注意力很好,但这一代表他对其它方面也是如此.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时,您让他注意,他表面上开始注意了,但实际上非注意的其他信息混杂进来,或在脑海中浮现出来,那么这一信息就变成散漫的甚至杂乱无章的、变形的、无序无规律的信息,这就严重地干扰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脑细胞就会拒绝执行储存这些所注意的信息,反而会储存松散、不完全的信息,因此就形成不了完整的知觉和完整的知识记忆,因此,就会出现印象不深,无法记忆的现象.
比如您让他去洗脸,当潜意识地听了,去了,但在做的时候,又想着了玩了,就开始玩上水上.套用到学习方面也是如此.
对于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我们先不谈的其它,仅仅说说学习方面,学习上,注意是第一位的.因为在学习中,信息被快速地加工综合形成整体的知觉,变成知识。这就是注意力的效用。注意力与学习的效率和记忆成正比。注意力越强,学习的效果越好越大,记忆愈深愈牢;反之则越差。
一个孩子学习上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1.生理原因:比如有些孩子上课爱发言,但涉及写作业、抄课文等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拖拖拉拉的现象.而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做,这就是生理原因,即他的注意力分散与书写有关。因为视觉分辨力和视觉广度及精细肌肉动作能力落后,不足以应付大量抄写任务,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称为的“视动统合能力落后”,需进行一些专项的小训练加以调整。
其它方面也是如此,写作业不错,但老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这里面的原因在于或者是老师所讲的内容超过了孩子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不懂.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感觉动作能力的落后.比如,有的孩子很大了,但仍然不会接、抛球,不敢走平衡木,不会跳绳,不会辨别方向。由于身体本体感觉的混乱,外界的物理世界也是混乱无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动作功能的落后,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中提取有用的感觉信息,许多感觉信息未能传达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当然,我只是想让您对注意力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能您的孩子还不会到这种程度.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需要请教于感统训练的专家来进行专业的指导.您可以打我们的电话,我们可以为您找北师大的相关专家们来解决这件事情.
2.如果不是生理原因,那么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了.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注意力的前提是,他首先要开始入进去,想这个事,如果入不进去,那就一切都无从谈起.学习上不注意的背景是学习的兴趣,如果他能够把学习当做看课外书一样,那这件事情可能就简单了.
我觉得您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好象兴趣点并不大,或者说兴趣或者说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严重性.有点孩子可能并不真得愿意学习,但他知道这个学习的事情不完成是不行的,那也就没有办法了,而您的孩子可能在这方面还弱一点,因此才会出现孩子好象无所谓的样子.如果他觉得无所谓,而老师与家长也确实对于他学习上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是无所谓,那么孩子可也就真得无所谓了,这也正是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从专业的角度讲,如果孩子上五年级了,那么生理原因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因为这时候生理方面已经成熟了,尤其是神经系统,那么需要解决的,或者说需要采取的办法就是非生理的.也就是心理\能力\习惯方面的培养了.
对于您的孩子,我建议您应该如下方式:
1.与老师的沟通很重要,孩子在学校里的时候会比较长,而且毕竟孩子也还是会更听老师的话,因此如果老师对他的要求严厉一些,并且他设定一些目标,那么孩子的压力就会来了,就不是那种无所谓了,因此这个您可以与老师沟通一下,希望老师能够助您一臂一力.
2.在家里,对孩子的管理要更严一些,虽然现在许多学者与专家都在提倡赏识教育.但说实话,您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管得相对松了一些,因此必须要严格一些.比如学习与写作业的时候,如果完成不了,怎么办?必须要有罚的措施,当然这个罚的措施不一定是要打人.孩子不喜欢什么就用什么去罚他.这是一种规则方面的罚,就象上次我和您说的那样,不是要骂孩子,而是您与孩子把规则定下来,那么共同去执行,您也可以参与.如果孩子完成不了,那么沟通可能,但规则但应该遵守.我上次和您讲过,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沟通是必要的,但沟通后定下来的东西大家都要坚持.
虽然您说过孩子很犟,但如何才能让孩子不犟呢?那就是我们按照约定好的东西办事.按规则办事这就是您需要与孩子定下来的第一条规则.
当然还是原来给你提过的建议,慢慢来,第一次的规则相对松一些,让孩子感觉到不是特别难去完成,如果太难了,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压力过大,结果可能更不好.逐渐增加难度,让孩子慢慢来完成.从写作业的时间,到上床睡觉的时间,到看书看多长时间,作业上要得到老师多少个优等等,这些都可以是约定的内容之一.如果完成了,给孩子一些比较喜欢的奖励.
对于孩子,原则上家长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人来对待,就象一个企业的老总,员工有培养价值时,虽然有些问题,但需要定下管理制度,创造条件让他得到训练.这个用强硬的态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您一旦太强硬,那么孩子会觉得您是与他做对,并不是为他好,因此一定要从让他感觉您这是为他好,表现出您对他的关爱.
如果实在不行,需要一些强硬态度时,那么您的爱人出马,夫妻要配合,把孩子教育好,一红脸一白脸,采取各种手段,孩子毕竟是孩子,他还小,您要多想点招,把我和您说的目的达到,把规则定下来,一旦规则有了,那么就拿这个规则说事儿,把规则写下来,挂在哪个显眼有地方.完成与没有完成都标记上.
最后我还要告诉您的是,如果想让孩子改变,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最少3个月至半年,或者时间还会更长一些都是正常的,因此您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我会随时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有问题我们再沟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