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题:
专家您好:我儿子今年上二年级,是属于比较听话的孩子,爱看书.这还报了三个学习班,奥数,英语和电子琴,琴只做为业余爱好.能弹一会儿就一会,他还是都比较喜欢的,可是我们邻居报了好多的辅导班,我也想报,可也想让儿子多玩一会儿啊.报班多的孩子(指我们家邻居)学习成绩好啊,两个英语,一个基础英语,一个口语,一个奥数,作文,琴.人家作文一写写100多字,我儿子写20-30个字就相当不错了.我想给儿子更多的时间来玩,但看见人家的成绩,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该不该给孩子学习的压力?
应该怎么合理安排业余的时间呢?
专家回复:
家长您好:
孩子上二年级,我觉得上三个兴趣班,还是一个班或者几个班,如果孩子喜欢上而且家长的时间也可以分配开,都是可以的,并非一成绝对的.孩子玩的时间当然最好有一些.但学与玩的关键在于,要玩好也是学好.
什么叫做学好呢?
一个孩子经过基本的训练,可以写作文100多字,这个很正常,老师可能告诉了他应该如何写?您的孩子仅仅写几十个字,说明他不知道如何来表达,不会写,这个就是差距了.但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看,教会他会多写一点字的作文,这个很容易.但如果想让他将来更会写出漂亮的作文来却并非现在给他讲讲如何写就可以解决了.
孩子上任何一门校内的课或者校外的课,关键是要有所得,这个就是学好了.学奥数对智力起到开发作用了吗?还是仅仅会解几道题呢?一变题型或者其它数学就不会了呢?英语是不是就是比别人多背了几个单词呢?还是他已经从小就拥有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方法.这些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他现在的书本积累的程度.
有一个现象你肯定了解,那就是许多小时候学习非常好的孩子可能长大了,却都很一般了,而一些上小学时一般都很活跃的孩子,长大了却成就不错.原因就在于这里,为了孩子的将来,您要让他真正学好.把应该学的织鱼网的技术学好,而不用去和那些捞鱼的孩子比较(不客气地讲一大堆的培训班,结果基本上就可以看似捞了许多鱼,但真正有用的并不多).
当我们上初中后,会发现其实小学的东西真得很简单,没有必要用那么复杂的算术功夫来解一道题,一个X\Y就全解决了.而小学时的学习意义在哪里呢?
有两个:
1.学习的习惯培养:2.学习的能力培养;
习惯方面随着时间的延伸,大多数孩子都会习惯这种生活,有些孩子还会出现一放假了,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好了.但学习能力的培养却不一样,您应该下些功夫.这个能力方面包括许多东西,比如勤奋是一个,认真是一个,如果一个孩子长大了还马马虎虎的,那多半是小时候没有培养好.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各类学习的方法.技巧了,方法与技巧随着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段会有区别,但这种运用方法与技巧的能力却是应该从小培养的.
比如每个孩子都会看课外书,十个孩子看了同样的书,在写同一篇作文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孩子会运用基本的内容,原因在于哪里,在于他会运用自己所接触到的东西.那九个孩子也看了这本书,但对于写作文这件事时,作用基本等于零.
这就是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来),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整个人生.
另外再说说玩的时候,玩的时候也是一样,您能够把教育加入他的日常游戏中吗?一个新玩具不会玩,就扔但旁边了.这样他的学习也不会有太多的探索精神,生活中其它情景也是一样的.
人们常说:教育无处不在,正是这个道理.
上几个班,玩多长时间,学多长时间,您要问我一个绝对值,我也无法准确的答案告诉您.但我一点我需要告诉您的是,您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有教育心的人,在孩子每一天,每一时刻,每一次学习,每一次玩的时候,把教育的内容加入进去.
这样就可以使孩子的每一分钟里都带来成长的足迹.
再沟通吧,祝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