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鼓楼到三里屯、从国安宾馆到大兴的兴华园,这一周是忙碌的一周,也是充实的一周,也是深有感触的一周。
这一周,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做到就是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这个看似好象与学习习惯并非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这是其实,试想,如果家长说的孩子无法理解,或者甚至于孩子在上课时也无法完全老师讲课的内容与学习要求,那么
再谈学习习惯,那就离得太远了,而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大量存在于日常的生活里,只是我们没有引起注意。因为我们总是觉得与孩子天天面对面,但实际能够做到心与心,才算有效的沟通,从面对面到心与心还要有一段的距离与规则。
在我们连续几天的活动中,都应用到一个游戏,那就是让孩子来指挥妈妈。妈妈的眼睛是蒙上的,看不到我们在地上设置的各种障碍物,只能听孩子去指挥了,妈妈在场地的一端,孩子在场地的另一端。孩子大声指挥着孩子,而妈妈们依据着孩子的表述前进,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物。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同时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许多的教育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我们面对面,但真正能够做到心与心吗?
由于妈妈与孩子面着对面,看似他们的关系多么亲近,但实际上他们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孩子说往左走,其实那是妈妈的右边,必须要按照妈妈的方向来说明问题。而妈妈也需要在孩子出现了一些小偏差的时候,能够尽量去理解孩子。这样孩子与妈妈的配合才会最好。
想一想,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吗?
每个妈妈都是那样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从心里爱着妈妈。妈妈与孩子每天都是面对面在一起,但他们真得可以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吗?
因为虽然面对面,但其际上我们的方向却是相反的,许多时候真是就是如此。当妈妈让孩子学习时,而孩子正在想着玩。让孩子想让妈妈陪他一会时,而妈妈可能正在为工作的事情而心烦。这样的状况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
那么怎样才能从面对面真正做到心与心呢?我们从这个游戏中可以得到许多启发:
1、用对方的方向思考:
当面对面时,你的左边是他的右边,因此不要觉得你们的方向是一致,其实却是相反的。所以第一要做到的就是用心去思考对方的方向,用同一个方向去思考问题。
比如当孩子玩的时候,妈妈想和他说点学习的事情,是否可以先与孩子交流一下玩的事情,然后再过渡到学习方面。因为如果当你正在玩得高兴时,一个人和你说起十分严肃的话题,你也会感觉到不适应,更何况是孩子,他当时肯定是听不进去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方向问题,与孩子首先处于同一个方向。
2、用共同的语言来交流:
当双方面对面时,都希望对方能够马上就理解你的意思或者听你的话。但许多时候,你都在顾着自己说,其实对方真得听懂了吗,尤其是你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或者表达方式。因此尤其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来交流。一个妈妈会告诉孩子:注意学习态度。但孩子不会明白,你要告诉他具体的事情,具体的做法。这样孩子才会明白。而且要越具体越好。孩子在游戏中指挥妈妈,经常说的就是:“走,走,再走点”。但到底是走几步呢,一直就没有说,结果妈妈就只能一点点往上爬前,当然大人会理解的更好,因此也能够把游戏完成,但如果是妈妈用这种方式来指挥孩子,那么我想孩子一定会晕了,因为他想做好,但真得不知道如何去做,不知道应该要走几步,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无法真正理解家长的想法,包括老师的想法,那么他很多时候的努力就会白费了。而且几次努力失败后,他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其实孩子并没有错,错在家长,虽然不要觉得我们面对面,每天都在爱着孩子,照顾着孩子,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实际上并非如此,因此从面对面到心与心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段距离,需要我们努力去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把握。
但我们真正做到了心与心的沟通,那么妈妈与孩子的世界就都会不同了。
未经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心心大院课题组许可,禁止转载!
(未经博主授权许可,禁止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擅自转载或使用博客中的任何文字及部分图片。一经发现后果自负!如需转载请与博主联系,电话:6773494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