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想必这是孔子老年的感慨吧!
《论语》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把学习的快乐,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的快乐,表达的淋漓畅快,即便不被人知,也不恼,因为自己在自娱自乐中啊!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这一张就说古人与他那个时代读书的不同。因为时代的发展,虽然大多爵位依然世袭,但是毕竟有了唯才是举的条件,所以学者,有才之人,也要在实干中展现自己的价值。不为人知,怎么实现认识价值呢?
所以孔子真的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么佛系吗?
显然不能。
他一直主张“行”和“用”,所以他积极入世,但是讲真,他的治国的水平,的确不能让君王认可,真的没有人能懂他。
想必到了晚年,才发出感慨,因为自己下学而上达,知我者,老天爷啊!
想想孔子这老头,还真可怜啊,实在太难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