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6月25日的日记——裸婚是80后的时代特征吗?

(2011-06-25 16:02:53)
标签:

裸婚时代

育儿

分类: 每日心绪

这几天偶尔看《裸婚时代》,因为播放的电视台太多了,所以看的有点杂,但是对于我这样喜欢把电视剧揉碎了再组合着看的人来说,也无所谓,反正就看一热闹,图个乐呵,所以没有挨着顺序看的习惯,随意打开,看哪集算哪集。

总的来说,这个剧拍的相当好,也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无论是婆媳关系还是丈母娘和姑爷的关系,以及夫妻矛盾,老人和孩子的矛盾,刻画的都挺好的,所以说应该算是很成功的一个剧,相比《婆婆来了》好太多了。

裸婚,好像是这几年提出来的一个新词,但是裸婚绝对不是这几年的新鲜事,所以特别佩服80后的造词能力,咱们那个时代甚至更以前的时代,不裸婚的似乎不多,大概是因为大家都那样,所以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是如今的80后呢,从小养尊处优,用童佳倩妈妈的话说,孩子爱美,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买漂亮衣服,我倒是觉得这似乎是80后这群人的特点,因为这,裸婚,实在是无法适应吧。

我看了有趣的情节,就给女儿和老公讲,女儿问我,我是否裸婚?我说我当然裸婚,突然感觉自己在婚姻上,挺时尚的,先是发现自己结了十多年的婚姻,竟然是闪婚,如今又发现,自己还是裸婚,哈哈,我终于和时尚沾上了边。

那天给侄女打电话,侄女高考结束了,问她来不来我家玩几天,她说不来,问她干啥呢?她说看《裸婚时代》呢!她也问我是裸婚吗?我说裸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那个时代都这样的。

我父母结婚是裸婚,当年父亲到了东北,是和妈妈相亲认识的,结婚当夜的铺盖,是借的,我姥姥给我妈做了一套铺盖,等到东北的时候,没有房子,租了一个小房,和房东是对面屋,家里只有父亲的一个饭盒,没有碗筷,所以连碗筷都是借的,可以说裸的相当彻底。

我姐结婚是裸婚。没有房子,至于车子到现在也没有。结婚的时候,除了家里做了几套衣服,两床铺盖,啥也没有了,和我父母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姐姐说,她结婚的时候,家里没有带响的。其实她结婚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比较流行买电视和收录机,但是她什么也没有,所以我姐结婚后省吃俭用的,终于让家里有了带响的。现在有房子,家电也算齐全了。

我两个哥哥是裸婚,一直到现在还裸着。家里的房子是父母的,在他们名下没有任何房产,车子也是没有影子的事情,大侄儿已经26岁,上班了,哥嫂正在努力攒钱,打算给侄儿买房子,好像现在没有房子想娶媳妇有点难。

我比他们都强,按现在的标准也是裸婚。我们同事中,如我这样裸婚的很少,因为我们那是一个小县城,买个房子是很容易的事情,我结婚的时候,买个六七十平米的不太好的楼层,也就是四五万,所以基本上都能解决住房。不过我还是裸婚了,因为我不能让公公婆婆为了我借钱过日子,所以没有提多的要求,借个地方就把婚结了,我家里有家具,还有冰箱彩电等等电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有了自己的房,还有了一辆和高级不沾边的二手车。

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代裸婚的人,知道让自己的日子过的舒心要付出多大的难度,所以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裸婚了吧,就是因为孩子在家的时候,太容易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一直娇生惯养,所以对独立的生活,尤其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的生活倍感压力。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到老公家的时候,就是被婆婆和嫂子的融洽关系所吸引,感觉这个家挺好的。刘易阳的奶奶和妈妈关系那么融洽,这该是多么好的一家人呢?可能生活在一起会有诸多不便,但是这也有太多的亲情可以享受,不是吗?

我的女儿将来如果裸婚,我会如田淑云一样吗?我还不知道,但是我想有一点我最清楚,结婚了,就要两个人过日子了,做父母的少搀和,搀和多了,没有啥好处。啥时代都是这样的道理!孩子是自己的好,不能只有你女儿或者你儿子好,对方就毛病百出,如果双方老人都这样想,那日子肯定没发过。

裸婚在中国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以前的认为把裸婚看作正常的事情,所以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反而现在的80后们结婚,家家一个孩子,都恨不得给孩子弄个金窝银窝的,所以才显示出那个草窝不那么温暖了,不那么靠谱了,所以才觉得裸婚不应该了。

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吃自己饭,流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祖先都不是好汉!做父母的,别强求夫家给啥样的聘礼,夫家也别比较娘家给多少嫁妆,能给就给点,但是别给多,这样让他们共同奋斗出自己的幸福生活,应该更珍贵,不是吗?

还是那句话,感觉幸福就幸福,感觉不幸福就不幸福。如果大家都觉得裸婚不应该,那么裸婚就不应该,都觉得裸婚也无所谓,那就无所谓。房子会有的,车子也会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