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5月11日的日记     挣扎——妥协——反抗——扬眉吐气

(2011-05-11 20:00:38)
标签:

读书

池莉

来把孩子

家庭教育

中国教育

应试教育

育儿

快乐

生命化教育

教育

分类: 初中生活

今天看了池莉的《来吧,孩子》,讲述了她女儿成长的故事,一直写到19岁,考上了牛津大学。

书看起来并不轻松,我想池莉的经历,正是现在所有的中国父母所经历的,中国的教育,正的处于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家长每个孩子都感觉特别的不轻松、不快乐。虽然我上学的时候,被冠以应试教育,但是比现在的所谓的素质教育,还要好很多,至少快乐很多,我私自以为,学的也比现在很多孩子学的好,所以才经常会有疑问,到底有多少东西需要孩子学,弄的孩子和家长如此的辛苦,如此的奔波。

池莉的女儿算起来,今年23岁了。在池莉的眼里,女儿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宽厚、淡定、谦让、快乐,成绩也非常好,用她的话说课本上的知识不在话下,可是在女儿上学的路上,却处处是坎。上幼儿园不能顺理成章的就近入学,小学也一样,哪怕就是悄悄的交借读费,声称一定保密的情况下,也不能顺利入学,最后还是找了宣传部的人,才入学的,上中学要考试,高中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女儿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但是高中的生活,却让女儿并不快乐,在班级的成绩是13名,全班57个同学,或许考试清华北大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能考试一个一般的重点,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她认为她是最好,应该读最好的大学。和天天上培优班的孩子比,她的成绩是低了点,但是她不想上培优班,也不想当班级里的前三名,因为前三名的同学,在她的眼里,除了成绩,其他的并不出色,她不想那样。她和妈妈商量,出国留学,终于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一所英国的高中,在英国每一次写给妈妈的邮件,都充满的快乐,两年后,她被牛津大学录取了,她在报考的时候,对妈妈说她是不喜欢牛津和剑桥的,但是为了让妈妈满意,所以选择了牛津。

在女儿成长的19年中,池莉经历了挣扎——妥协——反抗——扬眉吐气的几个过程。当然女儿的确很出色,我觉得英国的教育,我们真的应该学学。

侄儿去了英国,对于在英国的学习,我看了侄儿的博客,了解了些,说真的,实在太喜欢。

我觉得侄儿的变化,也让人高兴。在国内的时候,我感觉侄儿是一个特别辛苦的小孩,哥嫂对孩子的教育,看的非常重,差不多从幼儿园开始,就这个班那个班的学,当然我哥嫂是很有文化的那种,不是只要给孩子花钱,把孩子交给别人就不管的那种,每一个班都是哥嫂精心挑选的,这点要做到也很不容易,可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费劲苦心。每次去大连,都想和侄儿好好玩玩,可是仿佛没见着侄儿有特别充裕的假期,和我们玩上几天,都算是奢侈。

到了英国,不一样了,孩子爱上了英式橄榄球,爱上了吉他,尤其是吉他,自己选,自己坚持练习,和当年他感觉自己是被逼迫着学钢琴,到后来对钢琴产生非常强的抵触情绪,最终放弃相比,简直让人震惊。侄儿说,英国的教育是投其所好,我觉得是最高明的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投其所好呢?

还是说回池莉的女儿所受的教育吧,她会弹钢琴,可是在中国的学校里,学校的琴房是关闭的,只有在来了参观或者检查的时候,才开放,让会弹的演奏一下,来显示素质教育的成果,在英国的学校里,这样的场所,包括体育场馆,都是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她在中国读书的时候,为了能弹到琴,偷了家里的榔头,砸开了那把锁,换了一把自己拥有钥匙的锁,偷偷去练琴,结果被老师发现,因为管琴房的老师进不去了,并扬言,调查出来是谁干的,一定会让他死的很难看!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偷过乒乓球室的钥匙,偷偷去打乒乓球,结果被老师逮个正着,死的很难看,幸亏我死猪不怕开水烫,呵呵,难看又怎样?

在中国的学校,天天学到很晚也有写不完的作业,在英国,学校的校规第九这样规定:你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有效率的学习,请不要游戏到太晚,更不得学习到太晚。中国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法,大概在英国是要被看作傻子的行为,因为学校对这样的行为选择了明确和有趣的词语,它认为游戏太晚是孩子的本能,而学习太晚那就是愚昧可笑了,因为那就说明你心理很不成熟,还根本不懂得睡眠休息玩乐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了。

中国教育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很多家长认为,现在让孩子快乐了,将来一定不快乐,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朋友的女儿上高中,收到老师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告知家长,要看住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怎么也要学到十一点,哪怕坐也要坐到,我看了以后,心里特别不舒服,真不知道这个老师曾经是怎么考上大学的,我可以承认他很认真,但是不能说他有水平。学习也要讲效率,用时多,不一定学的多,用最少的时间,学更多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现在有多少孩子,坐在那里半天都不动一笔,脑袋早就神游到天边了,那么让他坐在那里,别说坐到十一点,就是做到天亮,也没有用,还不如让孩子睡觉去吧。

我现在也正在挣扎,也有妥协,因为我没有能力让我的女儿到国外去接受投其所好的教育,不妥协能怎么办呢?昨天和同学聊天,我说我女儿还好,但是我逆反了,同学笑我,说我年轻,正在青春期,我也笑,看来我真的是青春期,但是我只能做无力的挣扎,看到女儿的眼睛越来越近视,越来没有时间运动和玩耍,我真的太着急了,提倡生命化教育好几年了,怎么就不能把孩子当人呢?

继续挣扎,继续妥协,希望我也有能力反抗,希望我女儿也能按照自己想要的学习生活去学习,希望咱也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坚信,哪怕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女儿也可以是快乐的、充实的,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