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海子《马、火、灰──鼎》

(2008-02-01 02:29:3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趣
 

 

仔细读了几遍,读得很苦。慢慢感觉自己和诗有了一些重合,以至需要分辨我于这个意象的丛林。就这样,因读这首诗,痛苦地搁浅了三天。我不断清理,并终于从中听到一个有关匮乏和残缺的故事。

一位刚开始拥有绝望的诗人,谈他所拥有的其他东西,却标明了贫瘠所在。“有了”和“缺少”组成诗的并列结构。在“有了”和“缺少”中,各自有一些递进关系。“有了安慰”是前提。但安慰不是必有之物。海子说,马是人类、女人和大地的基本表情。马飞来了,但马也不是必有之物。生之所依,命之所附,都不是必有之物,都是需要抛弃和耗尽的东西。抒情者的絮语很明了:死亡和绝望才是惟一的,必须反复拥有,不断拥有。灵魂高蹈的结构似乎就逐步建立了。

但是,真的只藏了这么个肤浅的秘密么。

我已经足够老了,想引领这个迷途的孩子从决绝的死亡回归情绪。在诗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搭建了两方舞台。歌者舞而歌,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舞的诉求乃是死亡,舞者煮光自己,耗尽自己;但于火中涅槃的,不是生命的火凤凰,乃是不尽诉说,是爱的语言。两姐妹的死亡造就了沙漠和戈壁。因为情绪,诗人缺少死亡,并非想向死而生,乃是哀戚地营造已死者的镜像,作为生者寻归的死亡方向因此有了些爱的情绪。因为有自绝的冲动,所以绝望也太少了。

也许你们要抨击我降低了格调。这次,我不在乎格调,因为死亡恰恰唤醒我重寻诗歌有机的生命成分。

诗歌的情绪线索是在最后一句留下的:“我所在的地方滴水不存;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长”。如果它是赞颂,那么,诗歌将回归到生命哲学的空灵;如果它是控诉,诗歌将回归于情绪。回归于情绪,便将所缺少的所有都注释为在世的苦痛,最根本的,就是那小儿女的爱的苦痛。

我固执地以为,它当然是情绪控诉之诗。我知道我的缺陷所在:我想于阐释中拯救海子消失的生命。他所遗弃的并不应该那样遗弃,他所那样赞颂的,也许并不值得赞颂。

当然,如果你反对我,我也满含热泪地替海子点头称是

 

 

 

 

 

马、火、灰──

 

海子

 

有了安慰,马飞来了,甚至有了盐,有了死亡

 

有了安慰,有了爪子,有了牙,甚至有了故乡,不

  缺乏春天

仍然缺少一具多么坚强的骷髅牢牢锁住我  多么牢

 

我的舞蹈举起一片消费人血的灯

和耗尽什么的头颅  麦芒在煮光了自己之后

只剩下空杆之火  不尽诉说

 

有了安慰,有了马、火、灰、鼎,甚至有了夜晚

仍然缺少鬼魂,死过一次的缺少再次死亡

两姐妹只死了一个,天空却需要她们全部死亡

最好是无人收拾雪白的骨殖  任荒山更加荒芜下去

只剩下一片沙漠  和戈壁

 

有了安慰,而我们是多么缺少绝望

我所在的地方滴水不存;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