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倒贴“福”字的由来

(2011-03-11 12:40:55)
标签:

习俗典故

文化

分类: 寻根探源

    农历除夕,家家户户的门上,在都贴一个“福”字,还有倒贴“福”字的,念其音顺其势是“福到”。用贴“福”字表示祝福和美好祝愿是一种民间习俗。这种习俗的形成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我国的明朝,有一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行到民间查访。他来到一个小集镇,看见许多人在围观一幅漫画。他挤进人群一瞧,见画上画着一个赤脚女人怀抱大西瓜,意思是取笑淮西妇人脚大。朱元璋看后心中大为不悦,认为乡民在取笑他的大脚马皇后,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氏。他不露声色退出人群,将此事暗记在心。回宫之后,密旨军士前去调查:漫画由何人所作?哪些人前去围观?记下姓名住址后,对没去参与嬉笑者,就在他家门上贴一个“福”字。几天之后,军士便到没贴“福”字的百姓家中捉人。从此以后,人们便在除夕之时,在自己家门上贴一个“福”字,表示是皇上的安分顺民。

    过去,贴“福”字表示福气、福运,而现在则表示幸福和祝福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