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0.7到25元:高物价是怎样炼成的

(2010-12-16 17:39:45)
标签:

杂谈

财经

分类: 走笔经济观天下

冲印一张标准幅面的彩色照片的价格是0.7元,而一旦管制的力量介入,它就很可能上涨30倍!

 

因为港澳通行证过期了,要补办,不得不去弄几张照片。因为自己的电脑里还保存着上一次办通行证时的标准照,为了节省时间,就把照片拿过去直接冲印。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25,我说为何这么贵?答曰:如果不要回执,15元,要回执另加十元。

 

虽是旧证在手,属补办新证,但回执仍然是要的。所以,不得不再加十元,方才备好申请资料。

 

我暗思忖,为何一般的生活照冲洗只要0.7元一张,但使用同样多耗材的证件照就贵了这么多?2英寸的证件照,4张加在一起,正好相当于一张生活照的幅面,老板唯一多付出的劳动就是把四张照片切开(其实生活照也需要修剪边缘线)。我们放松一点,假定这多切一两刀的成本是1.3元,那么由此推断,这4张小小照片的收费不应超过2元。15元的成本,显然大大超过了其合理成本了。

 

回执的价格是10元,仅为一张A4纸,平时的打印价格为0.5元,我们姑且按1元计算。收10元,显然是不能从正常思路去解释。

 

唯一的原因是,证件照是与共安系统联网的,为了获得拍摄和冲洗有效证件照的权利,照相馆必须向共安局交纳一笔费用。老板告诉我,当初购买这个资格的成本是1500元。按每个收益10元计算,150人即可收回当初投入成本,以此馆的日业务量,不到一个月即可收回1500元的投入,随后即成为照相馆的净利润。可见,将总成本分摊到随后全部的业务量之中,单张证件照的平均额外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令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么小的投入成本,会造成最终冲洗照片价格以几十倍的幅度上升?我猜测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共安系统不仅首次收取了1500元的许可费,而且每张照片都要与照相馆分成。我就是否存在此事咨询了店老板,老板默而不语。

第二种情况:因为实行许可制,限制了照相馆的竞争,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每个照相馆在证件照业务上都有一定的垄断利润。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那么店老板的证件照业务只能获得与非证件照业务一样的利润率,则管制租金皆为牌照发放方所得。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则这种人为制造的垄断,照相馆也获得一部分超额利润(尽管从总量上微不足道,毕竟是小本生意,但不改其基本原理),最终亦造成了全社会大的福利损失。

 

不管是第一种原因,还是第二种原因,为这种特许制买单的还是最终的消费者。由于实行特许制以及加强证件照管理所实施的总成本并不高,平均成本就更是低得可怜(因为此管理系统具有全国可复制性,网络的边际使用成本也大致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考虑到这些服务可能来自政府采购,在招投标的或协议购买的过程中存在行贿受贿的可能(这是今日中国普遍之现象),其成本会抬高不少,但实际成本分摊到每一份证件照之中仍然会极低。

 

最后我们在上述宽松假设之上,作一下简单的推算:冲洗合理价2元,加上打印合理价1元,加上系统投入合理成本1元,整个证件照的合理价格应该不超过4元。相对于0.7元的生活照,4元的证件照中包含的合理管制成本为2元。

 

但最终我们却为4元的东西,支付了25元,是合理价的6-7倍。也就是说,我们白白地被多拿走了21元。至于这21元是如何在共安系统和照相馆之间进行分配的,外人暂时还无法得知。如果考虑到系统建设中的寻租成本,消费者多支付的还不止21元。

 

至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何中国很多商品和服务价格如此之高了,为何很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在美国超市里要大大低于国内。大量的行政管制、许可,大量的寻租,大量因诚信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大量的乱罚款、乱收费,其最终成本,必须全部由消费者来承担。这或许是今天老百姓生活成本如此之高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