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经过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人也开始从根源上思考自由放任的危害,不过相关的措施会走到哪一步,还难以预料。
索罗斯——这个利用金融市场漏洞大赚其钱的投机大师——并没有只顾埋头发大财,相反他一向批评政府对市场监管不力,他最近准备出版一本新书,猛烈抨击自由放任的监管哲学。他认为,目前的危机,根源来自于1980年代初里根—撒切尔时代开始的放松监管(Deregulation),而这已经到了急需要扭转的时候了。具体的建议包括监管对冲基金、监管场外交易(将其引入场内,成立一个清算所)等等。
格林斯潘时代,以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巨大成功载入史册,在十余年的时间中,格林斯潘将自由放任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物极必反,次贷危机及其之后的监管加强很可能标志着自由放任哲学暂时走到了尽头。
从政治思潮、到经济理念,再到具体的金融市场监管哲学,钟摆总是每隔十几二十年就会来回摆动一次。纠偏、矫枉过正、再纠偏,这个动态的过程,在观察者看来,充满了乐趣,偏执于任何一端,恐怕都不是很好。
A股市场最近的“救市派”与“不救市派”的争论,与上述思潮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遥远的联系呢?
美联储权力有望增强
英国《金融时报》吉莲•邰蒂(Gillian Tett)伦敦、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美国财政部昨日表示,银行、对冲基金及其它金融机构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投资策略受到美联储(Fed)的限制,以降低经济出现资产泡沫的风险。
美国财政部负责金融机构的助理部长戴维•纳逊(David Nason)表示,美国央行应利用其拟议中作为稳定监管者的新权力“逆势而为”,方法是如果美联储判定金融机构的投资策略危及更广泛的经济,则迫使这些机构改变策略。
上月发表的一份财政部计划中对这些权力进行了概述,该计划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有可能甚至无法成为法律。但监管机构认为,它们为金融体系未来的监管工作提供了一个模板。该计划的一个关键特点,是赋予美联储随机采集、分析和发表来自于各种金融机构(从银行到对冲基金)的市场数据的权力。
纳逊表示,美联储将拥有广泛的“宏观审慎”权力,该机构可以利用这种权力,努力“避免潜在无节制的行为导致的重大经济混乱。”
纳逊表示,作为“市场稳定监管者”,如果各类金融机构的行动给金融稳定带来风险,美联储还将能够迫使它们改变其策略。
他在伦敦表示:“市场稳定监管者必须能够得到有关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详细信息,(它)应能够要求金融公司采取矫正行动,以解决金融稳定问题。”
纳逊发表上述言论之际,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美国房价加速下跌,而4月份消费者信心进一步下降。
预计美联储将在今日的政策会议上再度降息25个基点至2%,同时暗示有可能在6月份的下次会议上停止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