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赖债,中国该怎么办?

(2008-04-08 21:15:04)
标签:

财经

杂谈

分类: 走笔经济观天下
梅兄的文章向来角度独特,经常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在下面这篇文章中,梅兄揭示出对外经贸谈判中中国策略的失当,建议中国政府主动与美国人谈谈“美元问题”,也是发人之所未发。
不过,梅兄可能忽略了美国欠中国债与其它国家欠美国债的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债权债务关系形成方式的不同。中国把钱借给美国,是中国主动为之,尽管美国这个浪荡子也在久而久之中对中国产生了依赖,但毕竟两国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在美国没有明确提出请求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市场买入债券而形成的。美国财政部发债的时候应该心有默契地知道中国会成为它的债权人,但毕竟美国国债并不是针对中国私募发行的,两者间债权债务关系是通过公开市场缔结而成的。美国借钱给危机中的发展中国家则不同,它发生在这些国家有求于美国的时候,是这些国家在危在旦夕时向美国“乞求”救命钱,一向精明又霸道的美国人当然会不失时机地提出一系列附加要求,以求自己经济乃至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债务形成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很难通过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要求其维持其信用。当然,如果中国以治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也“霸道”一下,敦促美元不要贬值,我不会觉得奇怪,但以现今的形势看,中国政府恐怕是没有这个勇气和胆量。
在世界美元本位的情况下,中国背负着沉重的“原罪”,若要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做足预防功夫是最最重要的,而其关键是用好自己手中的血汗钱:借不借给美国,借多少,何时借,都得仔仔细细地盘算好,或者更狠一点,在美国急需我们来买它债券的时候,以暗示放弃购买来对其施加压力,以为日后谈判增加筹码。事先盲目地将钱借给别人,别人得了好处却不领情,直到美元贬值之后,我们又大呼吃亏上当,指望把对方拉到谈判桌上来谈条件,恐怕已是晚了!
  

美国债务信用的新污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梅新育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正当美元“跌跌不休”之际,原来还是投资银行家时就来过中国70多次的美国财长鲍尔森又来了。据称,鲍尔森此次来华,除了会晤中国新阁员之外,主要任务就是筹备安排6月份的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既是如此,除了双方热议的环保、能源议题之外,中国人或许也应探讨一下美元贬值问题。

美元大幅度贬值在世界经济中造成的混乱已经有目共睹:初级产品价格扶摇直上,全世界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混乱——而最大的后果是美国人借此变相赖债。须知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人,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按现时成本法(current cost)计算,美国从1986年开始转为净债务国,当年出现362.09亿美元的净负债;按市值法(market value)计算,美国从1989年开始转为净债务国,当年出现469.87亿美元的净负债。到2006年末,外国在美资产已达162946.19亿美元,扣除美国海外资产137549.90亿美元,美国净负债高达25396亿美元。由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的债权绝大多数以美元计价,放任美元贬值已经构成了恶意赖账行为。而中国是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且储备资产绝大多数是美元计价资产,因而受害尤甚。

负债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信用。美国人对自己和别国的债务执行标准明显不同。在为美国债权人向外国债务人索偿时,或在外国遭遇金融危机而向美国请求救援贷款时,美国极为重视保障己方作为债权人的权益:债务国必须按美国的要求整顿国内经济;必须为救援贷款支付巨额服务费;必须将石油或其它可靠的出口收入作为偿付的担保;必须修订国内《破产法》,以赋予外国债权人优先受偿权等等,不一而足。而美国和其他西方债权人也从中,学会了动用政治影响为自己谋取份外的优惠。远的不说,在中国“广信”破产案中,境外债权人即竭力动用政治影响以图改变中国政府确定的境内外债权人共同承担损失的清算方针,一度令当时负责整顿广东金融事务的官员备感政治困扰。

可是,美国对别的债权人则是另一套方法。昔日美国还是一个新兴市场而必须依赖欧洲投资时,其国际信用记录便不甚良好。19世纪40年代初的大萧条(“饥饿的40年代”)中,面值1美元的美国州政府债券市价跌落到0.5美元,宾夕法尼亚、密西西比、印地安纳、阿肯色、密西根5个州和佛罗里达州不能按时付息,一些州组成债务人卡特尔联合废债。直至20世纪90年代,密西西比州仍未偿还150年前的债务。为此,英国投资者骂美国人是骗子、流氓、忘恩负义之辈。1842年,詹姆斯·罗斯柴尔德对美国财政部的代理人怒吼道:“告诉他们你已见到欧洲金融最具权威的人,他要你告诉他们一美元也甭想借到,哪怕是一美元!”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也忍不住在作品中冷嘲热讽地描绘了一场噩梦,梦中吝啬鬼的全部英国资产都成了“可怜的美国证券”。今天,美国面对国际债主的“牛气”又有进一步发展,堂而皇之提出法案,要求对方货币对美元升值27.5%,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对方把自己对美国的债权贬值27.5%,否则将制裁对方。这要求是如此无理,又是如此霸道。按中国网民习用语法,“史上最牛老赖”称呼,美国人实至名归,而中国又是这个“史上最牛老赖”的最大受害者。

在对外经贸谈判中,特别是在对发达国家的经贸谈判中,中国总体上仍未摆脱被动局面,表现在主要议题都由对方提出,中国多半只是被动地应对。这种特点在与美国的经贸谈判中尤其突出。受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储备等限制,中国人不要指望在短期内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也不必讳言从自身利益出发,向对方说出自身要求。中国的美元资产是全体国民的血汗,政府有义务保全,并无权坐视其缩水。既然美国财长来京对话,那么,中国就应该要求将美元汇率纳入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