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唯美而沉痛的凄怆 [原创]唯美而沉痛的凄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唯美而沉痛的凄怆
——读余老《听听那冷雨》想到的
文/秋水长天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读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了,中学时读过很多次,大学时也读过很多次,工作之后又不时还在读着。每次读罢,均让人不禁唏嘘……
应该说,第一次认识余老,是读过他的诗作《乡愁》之后,特别是那几句: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古今中外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永远带着无限的感伤,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有李白的《静夜思》,无不概括了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而余老的《乡愁》却又衍生出了另一更为沉重的内涵,台湾的人懂得,大陆的人也懂。我听说,当年与余老他们一起去到台湾的人,初读到这首诗,都会泪流满面,我也相信。
当时读了之后,我的脑中就会想到了这样一个登船赶往台湾时的情景:前面是苍茫的大海,头上是沉沉的阴霾,身边是那些登上了船但还深感无助的同伴和登不上船掉进海里去的消失了的朋友,还有后面响起的轰隆隆的炮声……
离去了之后,到了台湾,新奇、庆幸、迷茫、陌生,饥饿、慌乱、恐惧、孤寂充盈在生活的每一天,然后就是每天都喜欢朝着大陆的方向张望。而后,我又想起了很多年前发生在老家的一幕:那时候,我们十七八岁,寨上,那个当年被赶往台湾41年后回来探亲的老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满脸沟壑与沧桑,花白的头发,蹒跚的步履……听说他从台湾回来了,很多人都去看,他只是一个人,他们家族的人搀扶着他,一进寨来,他问起他的父母还在否,家人告诉他,二十年前就走了,本来是一直想再看他一眼的,但没看到。于是他哇哇地哭得像个三岁的小孩子,满脸流淌着的泪水,沿着他脸上的沟沟壑壑恣意地纵横着,那时我们还不是太懂,但也觉心里有一种很酸很酸的味道,也许,那就是书上所讲老泪横流的样子吧。
后来吧,多次读了余老的作品,才懂得,村里的那个老人的眼泪,是他四十多年的情感的外露,是漂泊了四十多年的情感的展显,是埋藏了四十多年的思念的迸发,是发泄!在那个外乡的土地上,那么多个日日夜夜,他就是在无尽的思念和期盼中度过的,是在无尽的苦痛与辛酸中煎熬过来的,眼泪,说明了一切。
所以,每次读到余老的那些乡愁系列作品,脑中总会浮现出那个亲眼见到的场景。还记得,他到家的前几天,基本听不懂我们寨子里人们讲的话(侗语),一个星期后,对于侗话的记忆恢复了,慢慢听懂了,也会讲些简单的侗话了,但却要走了。离去的那个早上,天气虽然睛朗,但却很凝重,就像生与死的离别,村里很多人去送他,他又哭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些干枯的眼泪,簌簌地嘀在他白色的西装上,那真是离
去泪满襟啊。
前段时间,厦大校庆,余老应邀前往母校庆祝,在晚会上,他与厦大的两位老教授朗诵了他的那首《乡愁》,但我明显地感觉得到,厦大的那两位教授在作品中倾诉的情感与余老却是有太大的区别,与余老没有相同经历,又怎么会有一致的情感来呢?
余老正视现实的勇气,不只是一个人的思念,而是对中国历史中分分合合的感悟,中国几千年来,所有的分与合中,都是包藏着老百姓太多的苦痛。正如他文中的“而就凭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以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的。”灌注着他的每一寸走动,每一点思索,又仿佛看到了一个苍苍的老者边走边看,越走越沉重的身形。“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这里,又有多少的苦楚呢?只有那美丽的汉文字,能诠注着中华的心灵,于是他也将自己的心灵寄托给了汉文字,将一直沉沉地压在心头的情感让文字来承担,带着唯美的苍凉。然而,这文字里面,能载得动整个中华在外漂泊的游子们沉痛的心灵吗?
“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
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20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听听那冷雨。”每当读到这个地方,心情又会在他文字的美丽之中变得沉痛起来,二十五年,这是怎么样的记忆过程,是怎么样的承受过程,人都承受不过,文字又怎么能有那么大的承载力呢!余老文字背后,背负着一个时代的分离,只有他唯美的文字才可以诠释所有的分离以及分离之苦!
因为这伤痛啊,实在太深,别人的语言无法言讫!
再听听那冷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