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一篇博文上的图片都是我老家清水江的风景)
不只是因为山水
图/文/秋水长天
不知道为什么,近来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山水。孔子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
样的话,但这对于我,实无牵连。我既不仁也不智,乐而寿就更是不想企及。钟情于山水,并不是想附庸风雅或是自我拔节,而是一种纯自然的天性。
人的身上,好像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由于早年经某种环境陶冶而酿就的,根深蒂固于精神的深处,挥之不去,致使后天的性情呈现出独特的皈依。我们是在山上滚大的或是水里泡大的,与山为伴,与水为伍,山的远远近近与沟壑纵横,水的深深浅浅与缥缈肆意,时时出现在自己的眼界中,也包裹着生活的全部,一寸寸地浸入到人的整个取像范畴里,包括灵魂。虽然小时候并不并不知道山水于我有何关联,唯
一能让自己感觉到的是出门干活不是爬山就是涉水,光着的脚丫常常被刺得生疼,无处不感到厌烦,甚至是一种痛恨。然而,当某一天真正不能去到山水之中时,却又常是一种莫名的失落,在脑子里又会想起在山水之中的种种美好。拥有的时候不觉得其美,失去之时又甚觉可惜,这是人性的劣根吗?也许是。
其实自己走出那个山寨,也仅仅是因为大脑深处对其的厌恶与长辈们对我们“离其山方能成其就”的教育契合后的一种必然罢。现在想来,那个寨子,山势豪迈逶迤,水如玉带飘舞,好生动人。而现在,那方山水,却只能在梦里萦回,只能是在了望中无数次的慨叹了。而今,山水成了自己最想拥有的东西,虽然不
能拥之于怀,只是一种感念,但那种拥有的期待却是很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如果真能在心里或是精神深处拥有一份如山水的情怀,也是够为幸福的了。那种山的伟岸,那种水的清柔;那种山的沉稳,那种水的灵动;那种山的磅礴,那种水的奔放;那种山的厚重,那种水的轻盈;那种山的朴素,那种水的夺目……闪烁着人世的所有静态与动感,也昭示着万类生命的全部精髓。人若如山水,还有何不能为之?
随草木变换其生命的色彩,而本质不曾改变,依然是风雨之中世间轮廓岿然不动的守护者;在娴静中流动所有的光华,而内蕴不曾转移,平静地在起起落落之中成为过往物我的圣灵。以憨厚之态抚养万千草木,以宽容之心任飞禽走兽掠取,这是山的宽度和高度;用舒缓之心洗却万般污秽,用平静之心任鱼虾及云彩游乐,这是水的涵养和修为。不曾因泥泞而抱怨,不曾因浑浊而愤恨,喜怒不外显,万物皆动我依然。长者!山水即长者!一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长者!是一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长者!也许它们根本勿需自省,也能无所惶惧。这种境界,我何时能达到呢?但愿某一天它们能真正渗入我的灵魂吧。
流连于山水之间,感悟于内心深处,不抱山水回家,不拥山水而眠,只想取几根草为帚,拂去身上的寸寸纤尘;只想掬水作鉴,照亮脸上的道道皱褶。“从心所欲不逾矩”,超度烟雨平生……
感谢铸就我性情及生命的那方山水,
也感谢那曾纳我悟我的那方山水。今后,我还会在山水间游走,还会在山山水水中渗悟与把握,还会在岁月轮回的山水中品味这种生命的斤两以及超然。好于山水,我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