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与《写作》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原创]与《写作》老师在一起的日子](//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与《写作》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图/文/秋水长天
上个周末,大学时的同学黄X在某县结婚,我应邀前往,到了那里之后,原来的四十二位同学中,就只有我一个人到场,另外还有我们的《写作》老师。老同学高兴万分,待把客人都送走后,他与新娘带我和老师去到一个最幽雅的茶馆,要了当地最贵的三万多块钱一斤的茶来招待我们,并长谈到了深夜。他说所有的同学和老师中,只有两人到场,自己差点落泪了。
我知道他对于今天的这个场景,是高兴之中带着伤感的,高兴的是我与《写作》老师到场了,伤心的是其他同学都没有去。虽然自己是一个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身边随时都会有很多的人附和着,但对于同学却有着别样的感觉——毕竟有过四年的相当于兄弟姐妹的感情啊,怎能不伤怀呢?当年,只有我俩选写《写作》老师的论文(因为吴老师太严,其他的同学都怕写他的论文),我们一起天天跑图书馆查资料,一起去老师家里向他请教,一起被老师骂回来,又一起在答辨场上应对着那些资深教授的置疑,还一起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刊发在《学报》上,多么的不容易啊!当他说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吴老师就在一边边品茶边慈爱地看着我们,然后说:“你今天一定不能用公款招待我们啊……”他马上举起右手说:“老师,我一定不会的,您原来跟我俩所讲的‘正道直行,厚德待人’的这句话我一直深藏于心的。”老师又说:“你一定要好好待小梁,不要认为自己是县长就……否则我不会原谅你的,今天我在这里就得与你行使一个家长式的警告。”“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我一定记住。”“我相信你。你知道吗?你俩是我教书生涯中最得意的学生啊,上次小龙‘关押’他一个学生的《文艺美学》毕业论文的事,都还先问过我呢,经我同意了之后他才最后决定的。”……的确,对于《写作》老师,我俩都非常敬重,第一是因为他的为人,第二是因为他的学问。在我俩眼中,他就像是我们的父亲一样!
记得在写论文的那段时间里,我们隔三岔五地去找老师,有时他还会让我们到他书房去,让我们泡在那满屋的书堆中查资料,他也在那里陪着我们静静地看一整天一整天的书,他知道有些资料在图书馆里查不到,而我们又没钱去买好书来看。到后来,老师还关心起了我们的生活起居问题,问我们学校发的饭菜票够不够吃,还有没有钱加餐,做论文累不累等,说如果是太累的话就别去参加校篮球队训练了(我俩当时都是校篮球队的队员),毕竟我俩毕业后不可能去从事篮球运动事业,这事他去与那教练沟通。其实,这些我们都懂,只是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觉得让他一个年过五旬的人去劳烦这事,实在不应该。后来,他看我们一直在两边跑着忙,就叫我们晚上都去他家吃饭,说是那样也可以补补身体,还可以顺便看看书什么的。于是,原来在教室里少见他笑的老师,那时让我们感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亲近与和蔼。去他家的次数频繁了,时间长了,他那在另外一所大学读书的儿子也都成了我们无话不说的最好的伙伴。
三年前,我重回到这个城市,将住处安顿好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写作》老师打电话,然后去见他。记得那时他说:“现在我家小孩在上海工作,也在那边安家了。过几年我退休了之后,我就去你那里走走,然后我们又去小黄(我那个同学)那里玩玩,顺便监督监督你俩的工作,多么惬意啊。”显然,在他心里,我们就像他的儿子一样了,因为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的表情。我说:“好啊,那样的话我在工作上有不懂的还可以随时请教呢。”
我们慢慢地聊着,一杯一杯地喝着,那天晚上,老师醉了,我也醉了。
平时,我都会抽时间去看看老师,哪怕时间很短。夜深人静时,他弯着腰在写字桌前写东西的身影又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弥漫着的烟雾中,仿佛自己已闻听到了他轻轻的咳嗽声;或者又仿佛他的身影就在自己身后,静静地看我是不是在偷懒一样,于是自己又不得不用双手敲响面前的键盘……
是啊,这么多年来,我就是一直被那个身影驱使着一步步地向前走去的。也许,在走过的路途中,有些人开始时会让你觉得很生疏,甚至畏惧,但当与你相处了些许日子后,却又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你骨子里,成了支撑你站成某种姿势的动力。
感谢您,《写作》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