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雷公山顶----梦里楼阁)
苗乡归来话苗乡(二)
重
游 雷
公 山
摄影/文/秋水长天
头天的酒还真挺厉害的,本想四号早点儿起床,然后在当天先去西江看千户苗寨,下午回来看雷公山,没想到八点钟了表弟的车子也已来到了楼下,又按喇叭又打电话的我才醒来,因为学生们不敢叫醒我。
洗漱完后就驱车往西江而去,到一个叫陶尧的村前,看到路中有辆警车,车前立有一块写着“前面塌方,走西江的游客请改道行走”的牌子,头天晚上的沉醉,致使我竟然不知道夜里那里下了很大的雨和冰雹!表弟讲已没办法了,要绕道去的话还得三四个小时。建议先去雷公山,明天再去西江,于是又往雷公山而去。
雷公山被誉为苗族同胞的脊梁,或者说是灵魂,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它连接于雷山、榕江、台江和剑河四县,主峰高度为二千七百多米,主要部分居于雷山县境内,“雷山”这个县名就因此山而得名。这四个县都有苗族人民,雷山和台江最多。它就像是苗民心中的景仰者,或者苗民心中高大、雄健与伟岸的象征,支撑着苗民的整个精神境界。以前我的同学说,雷公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山上时发雷霹事件。人们对它也是既喜欢又敬畏,喜欢它的雄浑与壮观,朴质与秀丽,但又害怕它动怒,也就是雷霹生灵——有时是霹一两人或牲畜,有时是方圆几里的参天古树也一扫成灰!久而久之,苗民们就视雷公山如神灵般,对于山上的一切,都不敢轻举妄动,哪怕是一棵树一茎草或一只飞鸟与走兽。这也许正是雷公山至今仍保持完美的原始风貌的根本所在吧。当年带领苗族人民起义号称“苗王”的张秀眉,在面临颓势之时,也是带着军队退守于雷公山上,还在山顶一剑凿开一口井以示决心,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人在很多时候总是喜欢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的,而且某种心理暗示或信仰往往具有无穷的魔力。
记得当年与同学去玩时,我们是从县城沿那条发源于雷公山的小河逆流而上去的,因为那时根本没有车,从天亮爬到夕阳西下时分,就到了山顶。这次乘车而去,没有见到那时为我们引路的潺潺小河,心里了然失却了快慰。
车子只开到景区门口,然后由景区管理处负责接送的车子把我们送到了山顶,由于晚上下过雨,山上全是雾,白蒙蒙轻飘飘的浓雾笼罩着山山岭岭,目所能及的也只有几十米远的距离,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这当然只是对于与我前去的初次到雷公山的那几位学生而言,其实它的所有外在的形象,在我的脑中早已永远定格。十多年前我早已见证过最为清晰而又最为无情多变的雷公山,因为那时我们挥汗如雨地爬了上去,到了半山腰又被大雨浇了个透底,雨霁之后又是霞光万丈,色彩纷呈。嘀嘀哒哒从高大阔叶树上落下的雨点与满山的雨后欢悦的鸟鸣交织成一曲隐约清丽的大歌,让人流连忘返。在山顶,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感受到凉雾从四面而来的最为贴近的抚摸,学生们只有听我对以前极目千里的讲解。山顶的树木因海拔太高而长得很矮,却每株粗粗壮壮,如盆景一般扭曲着苍劲的身姿,透着一种坚韧,着实传神而可爱。通过表弟的联系,我们得以登上山顶的望峰亭,那可是比山还高的一个顶点,虽然不能远眺于万里,但学生们还是很洋溢,在那里对着四面尽情的吼叫,放飞他们心中年轻的张力,那时我想,就让他们吼一次吧,他们也是机会难得。纵然情感于最高处,或许就是情感最为放纵的奔泄,人生又能有几回呢?
之后,我们沿崎岖的山路而下,在高大茂密的树林间穿行,在蒙胧而清新浓雾间游走,学生们高兴着跳跃着,一会儿去看看那段溪流,一会儿去抱抱那棵大树,一会儿去摘下那朵野花,一会儿又去爬爬那圈长藤,一会儿又去讨论那一群走兽与飞鸟,一会儿又抬头看看遮住了天的层层树叶……我在那时也开始逸兴遄飞起来,又重新将视线跳到那些在以前很难以让我感上兴趣的腐烂于地的老树,因为在以前,我注意得最多的是它们的高处,明快而富有色彩的高处。现在,它们以落叶为枕以落叶为被,静静地躺在潮湿的地上,任凭岁月的舔吮,多么的沉静啊!人,也会是这样的吗?我不禁颤然。记得子瞻先生曾说“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尽藏也,况吾与子之所共适”,想想也还挺合适的,而且能这样也许就够了,还需去做什么过多的繁芜丛杂的假设呢?还需要去想什么如冥灵、大椿之百千岁为春秋呢?如果能有半生“只缘身在此山中”并“云深不知处”式的生活,也会很爽啊。
![[原创]苗乡归来话苗乡(二) [原创]苗乡归来话苗乡(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摄于从雷公山返回的途中)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深山里或走或坐或卧,好像没有想走出来的意思。直到下午五点,有的人说有点饿了,于是才走出森林,到路上来拦车回去,那时才发现,雾早已散尽,天早已大晴,原来我们早已忘了周身及外面的一切!远处的清绿与近处欣然作态的花朵明明朗朗地来到了面前,不再“犹抱琵琶”。泛黄的夕阳铺洒在远远近近的山间,树叶儿闪着光,鸟叫声声声清脆,远山层层叠叠,光与影编织着一种别具韵致的仙景。表弟建议再乘车去山顶然后再下来,但他们几个都觉腹内已无法承受,于是只有作罢。
似疑此山留恋处,此游胜过昨日游啊!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感受,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