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走记忆 |
翻过雷公山
那年七月的一天,与同学去翻越贵州的最高山峰——雷公山,头天我们从凯里乘车赶到雷山县城,在那小县城里转悠了半天,除见到窄窄的街道和慵懒的人群外,并无太大的收获。
第二天早晨,买了些供路上充饥的油炸粑、地瓜、饼干之类的就上路了。出城六七里,迎面就看到一条小河款款而来,清澈透亮,一眼见底,在晨曦中微微荡漾起些薄薄的雾气。我们沿河寻源而上,河岸两边树林阴翳,郁翠秀润,鸟鸣声不绝于耳,时不时幽草与野花之清香拂风夹杂而来,步履便飘飘然了起来。中午,太阳火辣辣地撤野来了,汗流浃背。口渴了,俯下身去,扒去路边小水窠里的枯叶和杂草,就地等上片刻,灌它几口清凉的山泉,实在太热了,就跞进小河里浸泡十来分钟,再继续上路。
爬到雷公山半坡时,下起了大雨,真是“夏天的雨,说下就下”。有的建议去树底下躲一躲,说等这场暴雨过后再走,而我却执意要冒雨前行,觉得能在这山中林里淋它个透底,真正体会一下风雨的感觉也不坏,更何况还有这高山这不见边际的原始森林作伴呢!
垂挂的雨幕,倾盆而来,好像是要把那些沟沟壑壑铺平似的,那雨带这边飘那边摆的,又像是才能老天在挥舞着一把大刷子,洗刷这如巨齿般的崇山峻岭和茂密如织的原始森林。这雨,比起都市里的被高楼大厦切割过的断雨来说,不知要疯狂、畅快多少倍啊!风,撩拨几下那连接于天地之间的弦儿,就奏开了一组远远近近、虚虚实实的声响,如草原万马竞蹄又如情侣窃窃私语,似百鼓同击又似井底出泉,似号角长啸又似箫音如缕……一阵阵、一片片、一点点、一丝丝……这么急促、爽朗、壮阔的千变万化的组合,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的神思似在升降、飞转,又似空空落落,虚无飘渺。以前在书中和自己所蛰居的都市里,也曾见过一些美景,并为之欢呼陶醉,如今,悄悄将那些小块的深藏心间的图景跟面前这大自然之大美相比,早已无地自容了……人,虽为宇宙之精华,万物灵长,却永远也无法创造出如此从容的景致!
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立于峰巅,遥望远处,但见连绵的峰嶂,浓青、浅绿、明蓝以及闪翠在雾带的缠绕中若隐若现,欲露还藏。太阳西斜,我们沿着不滑泥泞的小路慢慢地扶树而下,雨没完儿“噼叭噼叭”地打在大片的树叶上,和着路上草儿被踩后发出的“嗤嗤”声,以及呼朋引伴归巢的鸟鸣,真像是在演奏一部山间雨后交响乐。我们一步三滑地约末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山另一边的山脚下。涨了水的小溪一路欢快,漫上爬满青苔的石块,一小绺一小绺地漫不经心地落下去,双触电般溅起来,在石缝间拐弯,拐弯,又拐弯,偶尔还有几条小鱼从水里跳起来,落下去,又跳起来。斜阳铺撤在对面没有大树遮着的坡上,几个披着蓑衣的老人,弯腰在割牛草,一会儿站起来伸一下懒腰,抬头看看天色,又弯下腰去……
至此,我突然觉得:人一旦将自己禁锢于方块的,苍白的斗室,就会错过自然所赏赐给的一切。走在路途中,总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景色,然后让你心神摇曳散化开来。同时,唯有勇敢地面对途中遭遇,不让突如其来的事烧灼心灵,方可在天地与人生之间找到一种既远又近的关联,感觉到美的存在。于是,我们整整行囊,又向那远在在山那边的傍水而居的小山寨走去。心想,那里的此时,那些因夕阳而美丽起来的鸭子,肯定正拱起金的翅膀,在叫喊,在追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