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晚报:“宝宝不急慢慢拉”背后的“精神讥馑”

标签:
育儿不急宝宝后舱航班 |
分类: 发文存档 |
王志顺
昨晚西部航空航班上有旅客在下降过程中带着小孩在座位通道大小便。今天ZH9709航班又有旅客带小孩在后舱大便,事发厕所没人用,旅客嫌厕所太小了,嫌3个人挤不进去,后面大宽敞!最让人无语的是,当妈的还跟孩子说,宝宝不急慢慢拉,还没起飞呢。(8月16日《新闻晨报》)
问题是,既然实践证明有人口袋里并不缺少钞票,那么,为何又带小孩在飞机后舱上大便,甚至有当妈的还跟孩子说,宝宝不急慢慢拉呢?我看主要原因在于,眼下,有人靠政策,靠机运,也靠自己的勤奋奔波和足智多谋,因而发家致富了,华衣美食了。然而,其中也有人同时陷入了另一种讥馑——精神的讥馑。以至于到了公共场合,有人要么给人的感觉是“脑满”与“肠肥”不同步,要么让我们看到其“肠肥”之后反而出现“脑空”的症状。这是叫人哀怜而且着急的。
遗憾的是,陷入精神的讥馑的,何止是让“宝宝不急慢慢拉”的妈妈飞机乘客。只要百度一下,仅从航班上就可以看出,害其同病者并不乏人,比如2014年4月16日,在泰国航空公司曼谷飞往北京的TG674航班上,三名中国乘客发生言语冲突,进而用飞机上用餐的刀叉打了起来。2014年7月28日,东方航空航班上一名男子因座椅靠背调整,与其他3名乘客发生争执继而引发打架。2014年12月17日由重庆全往香港的某国航航班上,在飞行途中,机上前后排乘客发生肢体冲突,7500米空中打群架,4人纠缠在一起,相互大打出手。且不说那些“有钱就任性”的富家公子,那些“破落到只剩下官衔”的员外等等。这些陷入精神的讥馑的国人,能否在有钱有闲之余,也能激发一下提高自身文明素养的“补习”自觉呢?!
当然,任由宝宝在飞机后舱慢慢拉大便,除了暴露出一部分腰包鼓起来国人陷入了一种严重的“精神的讥馑”,相关严惩法规缺失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上除了明令禁止在航空器内打架、酗酒、寻衅滋事,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其他行为,并没有专门针对大人带宝宝在飞机后舱大便的处罚规定,最多是被机组人员发现后给予当事家长批评教育了事。
“宝宝不急慢慢拉”,显然说明一些国人至今还没有弄明白一个常识,即没有钱的时候固然是穷人,有钱以后又何偿不是穷人。至今还不清楚一个道理,即:财产并不能创造人类道德或智能价值,甚至对陷入“精神的讥馑”的人来说,金钱可能还成为丢人现丑的媒介。因此,要想杜绝类似“宝宝不急慢慢拉”——飞机上不文明的行为,恐怕除了提请一些腰包鼓起来的国人应想方设法尽快从“精神的泥沼”里走出来,真正做到让自己既会挣钱也会花钱。便是进一步完善细化《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之处罚条例,让飞机乘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
(发8月17日《湘潭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