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文明网:惩“窃宝大盗”也要治“监管失明”

(2015-07-23 10:06:46)
标签:

萧元

雅贼

偷天换日

齐白石

监管失明

分类: 发文存档

   惩“窃宝大盗”也要治“监管失明”

文/王志顺


    7月21日上午,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原馆长萧元因“监守自盗”在广州市中院受审,被控贪污罪。检察机关指控,2002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萧元利用职权、借掌管图书馆藏品库钥匙的便利,监守自盗,将馆藏名画偷出临摹,以调包的方式,将齐白石、张大千等名人的143幅画作窃为己有。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100余件画作已经被萧元变卖后买了豪车和房产。(7月22日《信息时报》)


  如果从贼的种类划分,萧元当属“雅贼”,称其为“窃馆藏大盗”、“窃国宝大盗”恐怕毫不为过。想起了笔者之前看过的一部由乔恩·阿米尔执导的电影《偷天换日》,如果说这部电影让人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体味到了冒险、爱情、幽默等多种元素,其中还不乏纯真和美好的人性美,那么,由萧元出演主角的这部现实版《偷天换日》,则除了紧张、刺激、冒险之外,剩下的恐怕便是贪婪、讽刺和人性之丑了。


  尤为可虑亦可怕的是,如果这些“再现真迹、留住历史(美好)”的稀世珍品,流入国内市场倒也问题不大,反之,如果被外国人通过拍卖而得,那么,其对国家造成的经济和文化损失将势必不可估量。这从国家文物局近些年来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也要追回流失在海外的国家珍贵文物的艰难过程中,就可见一斑。


  萧元“偷天换日”的技俩之所以得逞,固然与其拥有图书馆馆长头衔,具有“以假乱真”的临摹功底,掌握瞒天过海的骗术本领,以及正如他自己在法庭供述中所坦言的“存在侥幸心理”和“抵挡不住金钱诱惑”有关,但显然也与相关监管失明或乏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公诉人员同时指出的,广州美术学院疏于管理,让犯罪嫌疑人有了可乘之机。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伸向国家稀世珍品的“盗宝大盗”的黑手被抓住了,对那些对图书馆负有监管教育之责的人员,是不是也不应该轻易让他们逃脱法纪的惩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事实上,仅拿对相关图书馆以及其藏画库的工作人员的配备来说,为什么非要让那些或“不懂美术”或“并不具有识别字画真假的能力”(即不具备相关专业素养)的人,长期去担任他们引以为重的工作?是因为广州美院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还是一些师生对这些工作岗位不屑一顾?再则,广州美院图书馆不需要落实双休日值班制度吗?以至于每到周六、周日,图书馆便成了无人之境,成了萧元的“提款机”。且不说,据萧元声称,在他担任馆长之前、之后,类似调包的行为从未停止过,多么可怕。更何况,萧元那8套房子,两辆豪车显然也都不会从天而降,也不可能捂得密不透风。这些问题难道都要让萧元一个人去负责吗?


  几乎每一起贪污腐败案件的背后,都不难找到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的病症。萧元一案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个怪圈。只是,相关纪检监察机关会对广州美院的相关监管人员“网开一面”吗?让我们拭目以待。(王志顺)


(发7 月23日《四川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wmpl_pd/yczl/201507/t20150723_2750366.shtml

http://www.scwmw.gov.cn/sfpl/yc/201507/t20150723_34574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