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商报:尊师重业不应限于校园一隅

(2013-09-10 09:44:22)
标签:

应限于

节日

称呼

意义

人才

分类: 发文存档

     今天是第29个教师节,各地照例要在神圣的大会堂举行尊师敬业仪式,发一通教师如何神圣的演说。甚至不排除有些地方趁教师节之际,集中为教师办几件好事、实事,以显示当地领导对教师的关爱,以体现当地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这些当然都是很有必要的。但积笔者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时下的教师节不仅充斥着浓厚的商业色彩,成了教师与家长的双双“烦恼节”,而且俨然成了校园一隅的教师节,这显然背离了当初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众所周知,教师节的确定,主要是为了强调知识和人才的重要。而知识的授受与人才的培养,显然不限于校园。换句话说,如果说教师(一种职业)的劳作,大都在校园,学生是教师的劳动对象,又是劳绩载体,那么,老师(一种尊称)的身影,却遍布于整个社会,栉沐着一切后生和后进,后知和后觉。更何况,既然“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三人行”,当亦有我徒。

 

    事实上,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师带徒的传统,只不过教师在体育团队中称为“教练”,在军事院校中称“教官”,在厂矿中称“师傅”,文艺界中的佼佼者称“大师”罢了。正是由于这些有别于教师称呼的“教练们”、“教官们”、“师傅们”、“大师们”的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加班加点的牺牲自我的培育,加上“徒弟们”的细心揣摸、悉心领悟、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一大批祖国所需要的有用之材乃至栋梁之才。要说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庆祝教师节,理当将这些幕后英雄们纳入其中。

 

    我十分欣赏过去的有些单位特别是文化单位,下级对上级中的长者,以“老师”的爱称代替原先“X长”的官称,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因而加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师生关系,使机关风气增加了亲和气氛。

 

    我甚至觉得,尊人为师,有时可以略去年龄因素,只要对方乳臭已干,男的嘴上有点毛,女的额上有点纹,有一得之长值得我们师范者,我们应该一律认师、拜师、称师。

 

    我想,师生关系被缔结,被强调,被推广,并使之成为人际关系的一个网络补充,也许有助于世道。因为这比其他的关系网更诚正、更恳切,更免于庸俗。古代有“国师”,现代有“革命导师”,人们对教师的敬仰产生对真理的皈依,并产生出对政治的忠诚,事业的执著,其力量更由衷,更巨大!人类知识的传播,有如火炬接力的相互授受,给人类文明史组成了一幅壮丽的人梯图,在这幅图中,人人会亦师亦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节就不限于校园一隅的尊师敬业仪式,它可能而且应该是全民的节日。

 

    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尊重教师,就不仅是尊重教师这种职业,而是尊重教育这项事业,尊重民族的未来。

 

    期待从下一个教师节开始,在各地举行的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中,除教师之外,也能看到大量的活跃在校园之外的一些“老师们”的身影。

 

(发9月10日《深圳商报》(文化时评)http://szsb.sznews.com/html/2013-09/10/content_2617661.htm

 

深圳商报:尊师重业不应限于校园一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