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春日报:“最美平民慈善家”的活法儿令人称羡

(2013-08-08 10:11:05)
标签:

更多

心存

相对性

笔者

才是

分类: 发文存档

     今年56岁的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农民余年,是一位家徒四壁的拾荒人,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最美平民慈善家”。他每周捐出15元,帮助困难地区的群众,7年来共向灾区捐款13次,累计捐款达6000元,这对他简直是天文数字。(据8月4日《中国青年报》)

 

    “凡人大爱”的故事的确很感人,但在我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最美平民慈善家”的“活法儿”。这从其两句憨厚而朴素的话语中就足见一斑。一是,“俺无儿无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只要不生病,生活就过得去。能帮助别人,俺心里舒坦。”二是,“做善事真好!俺要做下去!” 

 

    在有些人看来,一个拾荒老人未免太卑微了,而我以为,洋溢在余大爷心中那份找到“活法儿”的充实与自豪,真叫人羡慕。其实,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不就是不断寻找活法儿,并为之奋斗、为之骄傲的过程么?与那些挥金如土却精神空虚的大款们、腐败官员们比起来,到底谁更幸福,可能还是个问题。余大爷或许没听说过人生哲学的大道理,但他分明在人生旅途中把握了自我,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彻底对象化了。这大概是很多寻梦人终生寻觅却永远达不到的境界吧。

 

    余大爷的“活法儿”其实也阐明了一个“真理”,便是,只要心存大爱,志存高远,眼前的、暂时的困难往往变得不那么可怕,甚至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一份超越的喜悦与自豪。这样的人生当然也有烦恼和无聊,也会偶尔感到“没意思”,因为人毕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智的动物,不可能永远处在亢进的状态之中。但心存大爱、志存高远的人不会让这种消极的情绪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不会让它左右自己行进的脚步。这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才是活得“有意思”的人。

 

    当然,如果我们的思考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余大爷的“活法儿”无非是告诉人们要抱着这样

的态度:即对物质条件,要低标准、低要求,“知足常乐”;对精神生活,要尽量高标准、严要求,取法乎上,永不满足。对待别人和社会的给予,要满怀感激地尽量知足;对自己给予别人和社会的,不能轻易满足。有所“知足”,才能从小的“知足”体会到人生的满足;有所“不知足”,才能激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雄心壮志。不断地否定“知足”,才能走向更大、更高的“知足”,同时,“常乐”的质量和层次才会有所提高,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才能更大、更有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活法儿”越来越具有相对性。但无论怎么说,余大爷的“活法儿”都值得称羡。毕竟,这种活法,契合了时代要求,代表的是一种主流价值观,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希望更多的人也想做余大爷那样的人。

 

(发8月8日《宜春日报》http://epaper.newsyc.com/ycrb/html/2013-08/08/content_164346.htm

 

(发8月16日《湖南工人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hngrb/2013_08/16/GR050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