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晨报:吹牛之恶莫过于官员用动作“吹”

(2012-08-17 10:19:40)
标签:

《中国青年报》

大禹治水

重庆晨报

社会调查中心

题客网

分类: 发文存档

时下,不少人感叹爱吹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至于吹牛的内容,经济收入、家庭背景、学识等无所不包。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20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严重,40.6%的人明确表示“反感”爱吹牛的年轻人。受访者中,70后占34.8%、80后占38.8%。(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岂止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热衷于吹牛,吹牛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君可闻战国时赵国有一位名叫方士的人物否?据史载,此人“吹功”可谓空前绝后,例如有人问他年龄多大,他说他儿时看过伏羲画八卦,女祸补天他递过石子,大禹治水他曾端酒慰问。一次,赵王坠马伤了筋骨,御医说须千年之血敷于患处才能治好。这千年之血当然只有那方士有了,武士把方士带到赵王跟前,吓得他跪地求饶:“家中老母刚做五百岁大寿,小人能活几岁。”只不过“吹”风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不仅丝毫没有收敛,相反,愈演愈烈罢了。

 

问题在于,如果说吹牛也是一种公害的话,那么,一些官员显然不满足于用语言“吹”而是用动作“吹”,较之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只用语言“吹”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GDP下面如实上报年增长5%,但某些地方主政者嫌太低,也体现不了其任期内的政绩,于是大笔一挥将5%改为10%;再比如为博得上级领导一粲,将公路两侧山上坟墓墓碑刷上一层绿油漆,以造成满眼是绿的景观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甚至认为某种程度上,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之所以越吹越神,越吹越胆大,越吹越灵感无边,除了他们遵循了一条古老的不成文的法则:“吹牛不上税!”正是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喜欢用动作“吹”而又得不到有力惩处,才导致用语言“吹”牛之风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愈演愈烈。

 

这个意义上,如果发现有地方官员不论是用语言“吹”还是用动作“吹”,总之,只要是图谋不轨,不仅使其付出舆论谴责、道德赤字以及声望亏欠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能及时亮出法律之剑向吹牛官员说“不”!那么,官场上的吹牛之风一定大为减少。同时,也会促使年轻人崇赏实干,而不是热衷于务虚的吹牛。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学习上,对当代青年来说,实事求是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显然首先要在官员中掀起求实之风。在此基础上,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年轻人要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特而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跟别人一样。要想获得别人的尊敬,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才是硬道理。”否则,要想杜绝社会上的吹牛之风无异于缘木求鱼。


(8月17日《重庆晨报》摘发http://epaper.cqcb.com/html/2012-08/17/content_1560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