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官员“德行”不过关就得“下课”,好
(2012-08-11 15:34:17)
标签:
孔繁森
江苏
示范作用
巴黎的沦陷
沧州日报
|
分类:
发文存档
|
7月30日,江苏已完成12个省辖市的市县乡三级政府换届工作。在此次换届中,共有25名官员因德行考核不达标被一票否决。其中包括8名处级官员和17名科级官员。(7月31日《现代快报》)
25名官员因德行考核不达标被一票否决,体现了当地政府扭转官场生态的决心,同时也说明尽管我们不缺孔繁森那样的好干部,不能无端地怀疑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但也绝不敢对如今的干部队伍作盲目乐观的估计。尤其是不能无视少数官员在道德取向上的恶性示范作用,毕竟恶的示范作用远远超过善的示范作用。正所谓:“十个孔繁森比不上一个王宝森”。
一些善良的人总是推崇康德的“自我立法”,认为真正的道德,或者最高的道德就是“自我立法”,它无须借助外力,也没有任何回报。任何借助外力并希图回报的道德,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伪善。强调“道德的自我选择性”,这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眼下的现实是:“道德自律”已然靠不住,“他律”、“监督”、“严刑峻法”才是靠得住的药方。
据说有人把道德分为“精英道德”和“大众道德”,不妨就此推论一番。按照一般的逻辑,“人民公仆”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当然应该是“精英道德”的承载者,所以当他们表现出精英应有的道德风貌时,老百姓在赞赏之余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但常见的情形是,某些领导干部非但不能表现“精英道德”应有的道德风范,反而连要求大众的起码道德水准都达不到。比如黄胜、刘志军之流就是突出的典型。由于特殊身份的特殊榜样作用,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形象,客观上也是贩卖和兜售一种极其腐朽没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不惜一切力量疯狂地获取权力,疯狂地掠夺国家财产,极端地藐视人民利益。这些现象也说明,一旦官德缺失,官员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也就在所难免。如不加遏制,其产生的危害百倍于基层群众的失德。
政府官员的工作是一种具有极强政治性的特殊职业,因而他们的行为比他们的说教更具有导向性。其身份的特殊性,要求他们既要模范遵守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又要严格遵守从政道德,即“官德”。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必须从上做起,教育人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干部。正人先正己,己不正者,焉能正人?
|
(发8月15日《现代快报》http://kb.dsqq.cn/html/2012-08/15/content_202196.htm |
(发8月6日《沧州日报》http://czrb.bohaitoday.com/html/2012-08/06/content_4597567.htm)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