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国社科院教授陈一筠发表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据陈一筠调查,在广西南宁发现有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而表示对此负责的是一个13岁男孩。(5月20日《广州日报》)
真可谓触目惊心。然而,透过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的背后,不是更应该把板子打在我们某些封建愚昧的家长和对性教育羞羞答答的老师身上吗?
众所周知,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对人生有许多费解的谜。首先是对自己身上的生理变化,就觉得太微妙,小小的脑筋就很不够用了。按理,作为家长和担负“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老师应该是有“疑”必解,有“问”必答。但遗憾的是,只要孩子的疑问或困惑“语一及脐下”,家长们通常觉得是“丑事”不便教,或事关“尊严”不屑教,老师们则通常认为是“教学大纲”以外的课不能教。而且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语一及脐下,人就不雅了,传宗接代的器官,只能用不能讲,而且连鸡鸭蚊蝇都会用,人也会“无师自通”的,孩子会随着懂事而也懂得这类“事”,长辈即便不教,也不会遭到“父之过”、“师之惰”的谴责。对于刚摘红领巾的孩子,只须告诉他们如何写人团申请书,上席吃饭时如何讲礼貌之类就够了。
于是,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只好相互打听,相互教学,学对了就开窍,学不对就更茫然。而据说有些教生物课或生理课的中小学老师,就诚惶诚恐地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的章节简略了甚至省略了,生怕“误人子弟”,坊间也有传授青春期卫生知识和性科学方面的书卖,但孩子们是不敢买,家长们也不想买的,怕“学坏”之讥。有些书不买也对,每每号称“科学”的书,其“文学”的描写太多,“玄学”的气息太浓,内容既不侧重于“生理”,目的也不怎么“卫生”——是为了赚钱的。
于是这方面的“科盲”出了一辈又一辈。由于无知,不懂得这方面的保健,甚至误用或滥用了这祖传的一副器官。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的“扫盲”进程中能去掉一些“讳莫如深”的神秘感,打破封建意识的藩篱,把这一本来就很正常的教育课题堂堂正正地列入“家教”的“议事日程”和学校的“教学大纲”,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告诉孩子们“性交”是成年人在确定人生伴侣关系之后才能有的一种行为,除“性交”外,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那么,到医院的妇产科求诊问教的队伍也许短些吧,困绕处在“性待业期”的孩子们的“性冲动、性压力”甚至“性风暴”问题也会少些吧。
(发5月21日《河北新闻网》http://comment.hebnews.cn/2012-05/21/content_2699121.htm)
(发5月21日《齐鲁网》http://pinglun.iqilu.com/yuanchuang/2012/0521/1227378.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