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新闻网:官员“触电”不妨,但别“入戏”太深

(2011-07-29 00:45:29)
标签:

通道县

高老夫子

济南日报

通道转兵

角色

分类: 时事快评

    湖南通道县官员集体参与了将于8月上旬上档的电影《通道转兵》的拍摄,称为推广当地旅游业。在这部建党90周年献礼片中,一名副县长扮演任弼时,另一些官员扮演国民党将军。有网友质疑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群众衣食住行都成问题,投资250万元拍电影并不可取。(《济南日报》728日)

河北新闻网:官员“触电”不妨,但别“入戏”太深


    我说一些网友真是喝高了。不说正是由于是贫困县,通道县的官员们才“通道转兵”、“穷则思变”;也不扯为了节约邀请专业演员的开支,该县的“父母官”们才决定亲自披挂上阵;就说亲身体验一下做演员的甘苦吧,官员触一下“电”,有何不妥?而一些网友们据此就得出通道县官员们“不务正业”,是不是有失客观和公允?

 

    我不知道在此之前,有无官员主动和被邀请“触电”过,但我知道,我们这古国之民的精神痼疾中有一种表演癖或曰做戏癖的祖传老毛病。把演戏(做戏)与做人弄混了。固有“人生若梦”、“人生如棋”之说,其实更多人是视人生如戏的。所以中国的旧戏坛中每悬出“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的对联。鲁迅就发现他的同龄人中不乏“做戏的虚无党”,彼辈立足于虚妄的做作,无非是随意戴上或一的面具,按照莫须有的唱本,表演乌有的自我。例如《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忽然作皈依新潮状,与高尔基攀亲改名“高尔础”,一夜之间“咸于维新”了。演戏(或曰做戏)俨然成为一种传统,一种风习,使举国尽在“一壶乎两壶乎”的做作中自欺并欲欺人。以至难见真正的人,本色的人。

 

    话说到通道县官员集体“触电”上来,偶一为之当无不可,但千万别“入戏”太深,太深或者演戏成瘾,一是不免沦为“做戏的虚无党”;二是就有可能将本来用于“献礼”和“旅游推广”的这本“电影正经”念歪,比如将艺术电影变成商业电影,并从中“分红”;三是势必渐渐淡漠了其他显然比戏中的角色更加重要的角色。比如单位人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等。而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犯错误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不正是由于他们热衷于扮演“江湖大哥”或“陈世美”的角色,而忘记了演好“公仆”、“同志”、“战友”、“丈夫、爸爸、儿子”等更重要的角色所致吗?

 

    鉴于此,如果通道县的官员们在“触电”之前,在他们的身上,均没有发生过角色错位或缺位现象,同时,在他们“触电”之后又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迅速进入该进入的“角色”,那么,在这个做戏癖未泯的时代,还会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甚至表示严重怀疑通道县官员“触电”的动机吗?相信即便是有,一、一定是少之又少,二、绝对不会对此长时间抓住不放。

 

(发7月29日<河北新闻网>http://comment.hebnews.cn/2011-07/28/content_217085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