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服一“统一”,“差校”变名校?

(2010-06-29 22:41:22)
标签:

差校

校服

区域教育

形式主义

江宁区

教育

分类: 时事快评

今年9月开学,如果你在南京江宁区看到成千上万身着统一制服的中小学生,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没有看错!不过,这不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而是江宁区的学生。江宁区教育局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东称,在同一区域内,有的学校被认为是名校,有的被称为差校,这无形之中给所在学校的学生也贴上了标签。我们希望统一校服后,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学生所在学校、所在区域教育的管理和引领。(《扬子晚报》629日)

 

形式主义,虽然我们反了多年,但事实情况是形式主义就像臭豆腐一样不反则罢,愈反越香。南京江宁区统一校服的做法,显然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只不过,在形式主义的外套上打上了一块温馨、温暖的“有利于学生所在学校、所在区域教育的管理和引领”的补丁罢了。只可惜这样的“补丁”还是有明显的漏洞,以至一不小心,便露出其里的“小”来。

 

诚然,统一校服的做法非南京江宁区的首创,如校服的发源地日本,多年来就一直坚持学生统一着装。而在国内,经过调研,哈尔滨等地已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学生着装。但显然需要厘清的是:日本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间的条件差异,遏止攀比之风,哈尔滨等地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学生着装,亦不是以消除差校、差生为主要目的。

 

表面上看来,江宁区统一校服是“有利于学生所在学校、所在区域教育的管理和引领”。实际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无非是想告诉世人特别是学生家长:校服一“统一”,“差校”变“名校”;校服一“统一”,“差生”变优生。但问题在于,于此一来,“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岂不是变得非常滑稽?“素质教育”、“均衡教育”岂不是变得十分可笑?

 

再则,最贵的一套校服每套需380元,如果无一学生购买便罢,否则,凭什么断定不可能在学生中形成一股攀比之风?而一旦在校服上形成攀比,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与统一校服的初衷背道而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这个意义上,真要想在教育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笔者以为:如其在统一校服上寻找理由,大做文章,还难免授人以柄,不如严格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在促进公平教育、“去行政化”、消除教育领域里的腐败以及采取诸如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等举措,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上等方面下足功夫。毕竟,目前教育领域最大的问题主要是这些,而统不统一校服显然不是社会各界短期所迫切关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