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子晚报:眼盯升官发财,能不老调规划吗

(2009-04-24 17:38:47)
标签:

老调

政绩

城市规划

区县

重庆市

分类: 发文存档

http://epaper.yangtse.com/images/2009-04/25/1240592876828YZA05425C_b.jpg

 

http://epaper.yangtse.com/yzwb/2009-04/25/content_12681212.htm   

 “去年市政府才批准的一区县城市总体规划,才过几个月今年就提出要修改。”昨日,重庆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现场会在荣昌召开,副市长凌月明对一些区县随意修改调整规划提出批评。据悉,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的区县城市总规,目前有28个提出修改,占了区县总数的三分之二。(《重庆晚报》4月24日)

 

    其实,这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看看网友的跟贴留言吧:领导调,规划变;规划成“官画”;规划规划,龟孙子一句话。云云。活现了城市规划的异变或病变,也早成了各地的通病。

 

    是有关城市主要领导不清楚《城市规划法》吗?是他们不知道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很强的法定性,不能随便修改吗?显然都不是。那为何一些城市继任领导要对前任领导拍板定夺的城市规划进行局部推翻或干脆来个全盘否定呢?我看这原因那原因,关键是修改和调整城市规划,既可以凸显其任上政绩,显示其领导水平,为其日后升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可以为其带来滚滚财源,所谓:“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

 

    不是么?凸显其任上政绩,显示其领导水平就不说了,就说给其带来滚滚财源吧。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每修改调整一次城市规划,都要重新进行一次招投标吧。而中不中标,中多大的标,表面上看来,首先是参与竞标的单位需具备一定的资质、社会信誉度和向项目招投标部门申请递交相关资料等,其次是经过招投标资格审查委员会严格的审查,最后通过招投标委员会组成人员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方才确定谁家单位中标。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一套严肃科学的程序。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搞形式,走过场。精明的商人和世故的官员早在开标之前数日,相关企业就象“夜行军”一样拎着“手榴弹”(酒)、“二十响”(烟)以及“孔方兄”等撬开实权领导的大门,以至彼此形成默契、相互做到心中有数了。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市政特、重大工程项目,志在必得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舍不得“孩子”,却想套住“狼”,无疑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而一些官本位意识浓烈的地方要员也就在一次次的“调整规划”中轻松地完成了个人政绩的骗取和资本的积累。

 

    作为主政一方的政府要员注重任期内政绩本身没错,有致富心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讲求个人政绩不能以牺牲人民福趾为代价,与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相违背。更不能为了“搞活”自己的“经济”而走歪门邪道,不惜“搞滑”了自己的心计,甚至丧失了为官的准则和基本的道义。毕竟,人民寄希望于为官者特别是地方主要官员“为官一任”,应该“造福一方”的;毕竟,人民希望为官者的“心”不仅属于基于本位的“职业“,更应属于着眼长远和大局的“事业”。

 

   地方上的政绩考核机制,是相关问题的助推之手。“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古就是一句有褒扬意义的话,而“萧规曹随”受到赞许的例子,远不如前者多。无疑,改规划是最快见“字面效果”的方式,几乎没有之一。上级在考评政绩的时候,如果不是单单去看那些字面上的数字,也许也会对“调整规划”有所遏制。

 

    随意修改和调整城市规划,不论其主观愿望多么良好,客观上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因此,建议有关方面不妨从这次重庆市一些县区暴露出来规划问题入手,查查一些地方随意修改和调整城市总规的背后究竟存有什么猫腻。以还领导干部一个清白,同时给群众一个交代.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904/t654284.shtml(荆楚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