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志顺
王志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73
  • 关注人气: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日报: 学会备广义的课

(2008-09-12 02:21:31)
标签:

教育

广义

教者

师德

麦考利夫

分类: 发文存档

成都日报: <wbr>学会备广义的课

 

    明天,就是教师节,这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第一个新学期。大地震中,爱心、德行、责任,集中展现了英雄教师的风貌,构成了新时代师德精神的灵魂。开学之初,教育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意在提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规范》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保护学生安全”等明确列入,再度掀起社会关于师德的广泛关注。可以肯定,《规范》的这次修订将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净化师德,有利于保护学生。

  开学前,一些地方的学校纷纷组织教师进行职业规范的培训。有关部门和媒体联手,也前所未有地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公益活动。那么,“第一课,教师应该学什么?”我们约请部分作者发表了看法。

 

   学会备广义的课   

王志顺

    众所周知,教师的天职和光荣使命是教书和育人。然而,天然的教书手段并不能必然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课堂上狭义的课,也应该学会用整个生命去备好广义的社会课,以反哺莘莘学子的爱。

  说到备好广义的课,不能不提到1986年初美国的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几位宇航员不幸丧生,全世界为之惋惜。死难者中有一位女教师名叫克里斯塔·麦考利夫,是唯一以非专家身份随同升空的。她并不参与宇航本身的科研任务,只是准备在太空邀游的过程中对地面的广大青少年作两次科普讲座的直播。当我从电视中看到她原校的孩子们起先如何欢呼地送别他们的老师,继而如何引颈遥望火箭的发射,终于在一分钟后惊愕于火箭的坠落,他们哭了,我的眼泪也跟着夺眶而出。

  无疑,我的眼泪并不全是激奋于一种天真的尊师至诚,感动于一种壮美的献身精神。还因为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用行动告诉她的同行乃至全世界所有从教者:教育事业需要探索者,需要人梯!

  而将壮美的献身精神推向极致的当属以谭千秋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当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们其中的不少老师正在学校的讲台上为自己的学生上课,然而,轰然的一声巨响,他们没有上完既定的狭义课,却给莘莘学子乃至芸芸众生上了另外一堂广义的人生大课:教育事业需要献身者,需要红烛!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可敬的教育家和民主斗士陶行知先生,就曾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的校门上书下:“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的对联。这副对联无非是希望从教者不能仅局限于在课堂上对学生教而导之,亲而炙之,爱而护之,而应该以“亲民亲物”亦即爱人们爱祖国的崇高情怀为背景,以“问古问今”亦即植根于历史,出发于现实的使命感去面向未来。为祖国的未来而造就更多的有为的赤子,以赤子的有为反哺祖国的未来。可惜,这一至今仍未过时的对联并未引起后来从教者的足够重视,并未有多少从教者记取它的意蕴。

  有感于此,第一课,教师应该学什么?我以为首先必得让他们从祖国的未来出发学会备好广义的课。这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有之义。

(《成都日报》9.9A.6版刊发)

http://www.cdrb.com.cn/html/2008-09/09/content_24659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