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山日报:还“金牌得主”以“本来身份”

(2008-08-25 15:16:33)
标签:

身边的奥运

奥运

得主

金牌运动员

菲尔普斯

体育

分类: 发文存档

佛山日报:还“金牌得主”以“本来身份”

 

   “金牌得主也许会认为丢失了自己的本来身份。”曾担任过英国奥林匹克参赛队伍心理指导的彼得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在他看来,“这些运动员不得不去面对多年来劳累训练所带给他们的种种压力,与此同时,他们会觉得一些正常的社交活动很难驾驭。”(《中国青年报》8.24)

 

    这实际上是提醒我们在奥运会后应少去打扰那些金牌得主。给金牌得主以充分的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还“金牌得主”以“本来身份”。同时也希望“金牌得主”应想方设法排除干扰,尽快从各种压力中挣脱出来。

 

    事实上,金牌得主之所以成为金牌得主,不外乎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承受了常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压力;不外乎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如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8金的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年365天,除了正常的睡觉、吃饭,基本上在游泳池中度过,每天游的距离多达12英里。而不仅是菲尔普斯,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运动员,在取得金牌后,他绝不会躺在本届奥运会的功劳薄上,必得在短暂的休整后,便迅速恢复原来的工作、生活和训练,以迎接下一轮也许更为激烈更加残酷的比拼。除非他准备退役和不求上进。当此之际,我们除了让他们歇下来喘口气或者让他们与家人在一起享受一下亲情之乐,又何忍去打扰他们?他们又何堪种种打扰?

 

    遗憾的是,每当一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自夺取金牌的那一刻起,金牌不仅成为了国家荣誉和实力的象征,金牌得主也身不由己了或者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荣誉挖下的陷阱之中,常见的情况是:一些运动员不得不化费大量精力应付来自四面的采访,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招架来自八方的邀约,不得不无奈地出席各种无休无止的庆典和新闻发布会。运动员短暂的休整时间被挤掉不说,甚至个别运动员还因此被荣誉遮蔽了视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至失却了其“本来身份”。

 

    一个成熟的运动员,未必是一个成熟的个体。过多的压力、干扰,难免让其心态失衡,找不到自己。为什么有些运动员参加多届奥运会,始终保持荣誉不败,而另有些运动员则是昙花一现?我想区别正在于前者虽被打扰,却依然头脑清醒,并很快还“金牌得主”以“本来身份”,而后者同样是被打扰,却由于身陷鲜花、荣誉的包围圈导致压力加大、心态失衡,以至始终找不回原来的工作、生活和训练状态吧。

 

    因此,奥运会后,要想迅速还那些“金牌得主”以“本来身份”,除了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乃至新闻媒体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那些金牌运动员,作为“金牌得主”也要正确对待自己取得的荣誉。毕竟,再大的荣誉已成为过去,未来的奥运之路任重而道远。

 

   鸟翼上如果缚上黄金翅膀,就永远无法翱翔。忘记这是那位名人说的。期望它能成为不愿看到金牌运动员被“捧杀”者和所有金牌运动员的座右铭。

 

http://www.fsonline.com.cn/szb/html/2008-08/26/content_44114007.htm(佛山日报8.26"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