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江口评论:从张孟苏看“蒋方舟现象”之争

(2008-07-13 22:55:04)
标签:

教育

新加坡大学

低分

征服

张孟苏

蒋方舟现象

杂谈

分类: 时事快评

    大方、健谈,是湖北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给人的第一印象,她的成熟与干练,更与18岁的年龄显得极不相符。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文科),只能读个独立学院,但新加坡一所大学却在一次面试之后就预录了她,还给了她20万元的奖学金。《楚天都市报》7.13
 

    张孟苏低分被新加坡大学录取,还意外地获得20万元奖金,固然是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高考结束后,张孟苏到武大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不巧下了暴雨,赶到时招生人员已在撤展了。西南大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拆雨篷,因为个子矮,显得分外吃力,张孟苏见状就走过去帮她的忙。”令坐在一旁的新加坡一位老师感动;固然是其全面的综合素质——半个多小时测试,张孟苏时而用英语口语,时而用普通话,向5名面试考官推销自己。并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英语口语三级……。彻底征服了来自新加坡的5位老师。但站在另一角度,不正说明国外教育评价机制灵活多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吗?

 

    事实上,不光新加坡大学,国外很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在招录学生时早已摈弃了“唯分数能”一元模式,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先心理素质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判。这也是他们培养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总是为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这不能不提到前段时间为国人争论不休的“蒋方舟现象”,争论的导火索是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虽然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但仍然因清华大学承诺对其降60分调档而录取。新闻甫出,舆论界可谓是一片哗然,但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清华虽然有自主招生的权力,但这样做显然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更有甚者怎么也无理解清华居然将“一个连高考作文都无从下手的人”录取?觉得清华是在利用蒋的名人效应在炒作。

 

    不公平也罢,炒作也罢。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加坡低分录取张孟苏这样一个鲜活的例证。你还觉得清华降低录取蒋方舟不公平吗?你也觉得新加坡大学也在炒作吗?或曰:蒋有明星光环,而张没有。那么我要问了,在你的心目中,明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取得的成就显赫,拥有粉丝无数,到哪里都一呼百应?那就错了,其实,真正的明星不再头上的光环,而在除却光环以外,是否很快适应社会还原成一个普通人。由此看来,张孟苏完全称得上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星星,至少在新加坡大学老师眼里是这样。

 

    张孟苏之所以低分被新加坡大学录取,表面上看是由于张是一个心理素质、综合素质都很强的人,实际上体现了人类教育的真谛,亦即教育首先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我不敢说清华大学降低60分录取蒋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真谛这样的大话,这需要清华大学进一步透明有关录取蒋的信息和实践的检验。但我坚信,这是中国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和希望所在,毕竟清华大学垮越了“应试教育”的障碍,给那些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却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或说有一技之长的人以深造的机会。这些人通过清华的精心载培和自己不懈的努力,未必出来后就比那些仅凭分数或金钱、关系挤进著名高等学府的人逊色。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08/07/14/005675561.shtml(宁波网三江口时评)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807/20080714/news_20080714_661844.shtml(青岛时评)

http://jianghu.jxcn.cn/1389/2008-7-14/30078@412096.htm(江湖大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