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郑州日报》刊发]

(此文已被10.10云南〈都市市报〉“说吧”摘要刊发)
主持人董卿在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开幕上,因为少介绍了一名来自非洲的女火炬手,导致对号错位,错报了两名火炬手的名字。网友以此认为董卿“出了世界性的错”,要求她“下课”。(《新华网》10.08)
应当说,网友提出让董卿“下课”的要求虽近乎苛刻但不无道理。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体现了网友对董卿的爱护和关心。想不到的是作为董卿的同行、旅游卫视主持人宏亮近日竟在自己的博客里撰文为董卿鸣不平。认为这件事情不能说是董卿的失误。同时他认为,董卿按照“最终稿”来读是她尽职尽责的表现,“那些话都是被若干人等层层讨论、反复修正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文稿,主持人和导演、导播手里一定都是同样的流程,所以,主持人肯定会按照这个单子来读。”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了的话,宏亮的意思无非是说主持人只需照本宣科就行了。至于照本宣科而导致的失误,跟主持人没有任何关系。
果是这样,则笔者要大声说,我们现在不需要,将来更不需要照本宣科的主持人。因为照本宣科的主持人虽然可以避免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无疑是没有灵魂的传声筒和没有血肉的播放机。
主持人的岗位职责和必备素质有那些,我是外行,但我知道,一个称职的节目主持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就好比一个称职的演员,一个优秀的演员,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上一定要精益求精,正式演出前不仅要熟记台词,同时还有必要对编剧给的台词提出质疑和对导演赋予的角色进行二度创作。显然,董卿没有做到这点,也就是说,董卿在主持节目前,只顾照本宣科的义务了,而忽视了自己还有对稿子进行最后把关的责任。试想,如果董卿哪怕在主持节目前发现有一点不对,并及时向导演、导播提出,何至于祸从自己“口”出?如果把整个节目比做一根链条的话,那么导演、导播、主持人等就好比链条上几个醒目的不锈钢环,哪一个环出现松动,都势必使节目失去光泽。如此说来,怎么说节目主持人就没有责任呢?
近段时间来,央视节目主持人不时的出现失误,例如海霞的“过年说”之误,段暄的“穿短裤主持节目”之误,央视某女主持人被指穿凸点装上节目之误。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观众已出现“审丑疲劳”了。而就董卿出现的“失误”来说,虽然主要责任不在董卿,但说董卿一点责任没有,显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话又说回来,作为董卿的同行的宏亮同志,不为董卿鸣不平,难道还站在观众一边对其“落井下石”不成?
一台节目的好坏,离不开台前幕后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但相较而言,主持人更为关键,因为幕后再好的创意,最终都要通过主持人的精心准备甚至临时发挥才能更好地呈现给观众。好的主持人不能仅局限于台前的主持,应积极参与到整个节目的策划、制作之中。如果仅是保证在节目主持上不出错误,那么这样的主持人尽职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未必尽责。
http://gdzjdaily.com.cn/misc/2007-10/12/content_541974.htm(湛江日报2007.10.12)
[注:本文已于10.9在中国互联网品牌栏目《红辣椒评论》刊发]
浙江潮互动评论http://zjc.zjol.com.cn/05zjc/system/2007/10/09/008861313.shtml
《人民网观点》http://opinion.people.com.cn/GB/6352598.html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