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惊心”。——惊心没做亏心事,却惹恼了专做亏心事的人。
有人也学“孟母三迁”,——东窗事发的时候。
有人也效“孔融让梨”——碰到坏梨的时候。
有人也爱附庸凤雅——因为他发现凤雅正沦为金钱、权力的附庸。
“脚正不怕鞋歪。”——说明脚还在鞋外面,脚还未被鞋挤压得扭曲变形。
有人说:我不需要你关心。其实他想说你还不配或不够资格关心。
当年曾把我视为无出息的人,我曾哀怜地把他当成有抱负有远见的人。——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读书,不看报,天下事不知道。”这是当年老人家的批评。但我发现现在的很多人在医治好“不读书不看报”的毛病后,又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另一个误区:即有人只读书不看报,有人只看报不读书。——前者每见于任教中的老师和就读中的学生,他们无暇顾及看报;,后者每见于坐办公室者,他们不得不看报。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时代进步还是一种社会倒退?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父母心仅是可怜的话倒也无可厚非,怕的父母心看似可怜实则可叹,一些做父母的却浑然不觉。
联合国文件的草拟者将“不发达国家”改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界将“亏损”说成是“负增长”。仿此,我们的学校是否也该将“差生”改为“后进生”(虽后仍进),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呢?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我想罗马的城门未必对每条道上来的人开放。
人类真管得宽,连月亮后的山脉的命名都要管,而对自己的第四根手指至今也想不出一个名字。
饭店已非售饭之店,
美容院亦非美容之院,
顾,思其名不一定得其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