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驳森林之约先生《“时评家与写手”只会泼妇骂街》之谬论
文/王志顺
附:“时评家与写手”只会泼妇骂街
文/森林之约
提起时评家与写手,有人会以尊敬的眼光对待,也有人会以一种轻蔑的眼光对待,因为在他们的笔下,可以把一件事写得妙笔生花,把丑陋的事情直观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也可以把白说成黑,再将黑颠倒成白,“笔骂”也成了时评家与写手们的一种杀手锏。
一些名人或者新闻事件,这边刚刚发生,那边网络与媒体便是铺天盖地口诛笔伐起来,足可以把你淹没在这“笔骂”之中。如果当事人心脏有问题或者承受力不够强,本人奉劝还是少看为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或者大罗神仙下凡恐怕也是难以招架。因为他们的笔功实乃天下第一快刀,而且杀人于无形之中。
今天赵忠祥与饶颖刚一闹腾,时评家与写手们便把他们当成了靶子开攻;明天张钰黄色录像一出,对骂之声便是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后天中国男足要是踢了场好球,那会将球员和教练捧上了珠峰,一旦又踢了场臭球,那不把你损得下地狱才怪。对于一个事件,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齐鸣,赞者有之,贬者皆有,你来我往,招招痛下狠手,理解者大叫过瘾,不理解者称之为吃饱了撑的,人家发生了什么事,关你们鸟事儿?
时评家与写手们都有这样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热点的话题,越是轰动的越大叫过瘾,就像是一种精神的食粮,人间的美味,百吃不厌。记住,你千万不要出什么大事,更不要有诽闻与有争议的坏事,不然一定会被时评家与写手们吃了你的肉,不吐你的骨头,将你写得体无完肤,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就是笔杆子的威力,所以告戒一下想“出名”的人,要有这个心里准备才行。
比如06年世界杯大老黄(黄健翔)那几句惊世骇俗的呐喊,立即引来全球人民的千夫所指,对于时评家与写手们来说,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时机,从世界杯一直骂到了年底,支持与反对声音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线,如果把码成的文字用纸打印出来,恐怕可以堆成了小山。俗人称之为“泼妇骂街”,我想混过搜狐德国世界杯论坛的朋友都会有所感受吧。而且是人才济济,昼夜不停。
当人们正在指责时评家与写手们之时,我不禁要问,难道他们笔中的文章真的与泼妇骂街无二了吗?个人的感觉绝非如此。当今时评家与写手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喜欢叫骂风之辈,与日常开口说话的唯一区别就是稍微委婉些,怀旧、芙蓉之流即是此类。但大多数的人们的笔杆子还是好的,通过他们的笔杆子可以比较深入的剖析出事件的本质,给大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阅读。话又说过来了,众口难调的道理大家应该知道,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赞同,也许这就是文学评论的魅力所在。
听闻网络上有些人把时评家与写手们称之为“精神打手”、“21世纪的新流氓”,本人非常的愤慨,难道写这样称谓之人即是此流吗?如果说者敢于承认自己就是“精神打手”,本人看其也示过就是井底之蛙的愚见,你不可能将所有人划为与之共舞,你也没有这个资格。
当今社会是个舆论自由的年代,当我们拿起笔来,都可以发表属于自己的言论,同时也欢迎不同声音的驳斥,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的格局,这对于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事情。试想当一个国家有一天连评论的声音也没有之时,会是如何的场景呢?
让我们都拿起手中的笔刊子吧,多些争论,多些不同声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精彩!综上所述,我们不是什么精神打手,更不是在泼妇骂街!(见《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