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文人的清高与大作家的谦卑

(2007-02-02 20:09:46)

 

前些天突然心血来潮开了个“博”,初涉“博圈”,初写“博文”,难免存在诸多不足,自然是迫切地希望那些早在网上安了“家”并将“家”布置得温馨浪漫、打造得富丽堂皇的博友们到陋室中转悠转悠,评说评说,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家”的档次。

 

各位有所知:安庆人婚庆,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当事人双方是亲戚或非常要好的朋友关系,谓“不到不请。”反之如果当事人是同事或一般的朋友关系则“不请不到。”我与众博友论亲戚关系除非在八百年之前还沾点边儿,那么只好套用安庆人婚庆“不请不到”的规矩,先到众博友“家”里拜望拜望,拜望时“流行的礼品”是没有的,但邀请到我“家”作客的真诚是可感的,这有我给一些博友的留言为证。目的不外乎:一、事先打个招呼,先相互认识一下,以免日后见面时生分;二、希望或师或友或什么也不是的博友们给予指点,那怕只留下只言片言,也不寒碜我的一片邀请之情。当然也有点自我炒作的意思。君可见,这个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何况我的“酒”还很臭,更要自己先吆喝吆喝了,自己都不吆喝,指望别人吆喝,除非你有值得别人给你吆喝的足够资本,否则凭什么本人不吆喝,又凭什么不允许其本人吆喝呢?

 

问题就出在这自己给自己吆喝上。明说吧,连日来我先后不下20位博友发出过邀请(在我看来留个言或对其博文进行点评也是一种邀请),大多数博友接到邀请后都给予了我回应。他们或给我热情的鼓励,或就我其中的某一篇博文进行点评,或指出其中的错别字,尽管大都三言两语,但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值得一提的是几个女性年轻博友,只要我给她们评论或留言,她们一个个准像快乐的天使,马上“飘”过来,给人的感觉是她们不仅“下得了厨房,进得了厅堂”,而且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女子……。

 

“温暖”不说跑不掉,“寒流”不说不得了。遗憾的是,也有的博友,好象没有我这个人似的,对我给他(她)的留言或评论,迟迟不见信息“反馈”,算是好的,个别的我甚至向他(她)多次发出“邀请”,均“石沉大海。”心下想也许他们(她们)很忙吧,但看看他们(她们)给同一个圈子里的博友的留言和评论,我否定了,原来他们(她们)并不忙;再一想,也许他们(她们)与我不熟,这好象也不是理由,哪有一开始就熟的呢?不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后来成为朋友的嘛;是给他们(她们)的留言和评论太多,他(她)应接不暇吧,仔细一看,并不多嘛;哦,我想起来了,是因为中了“不与陌生人说话”的毒,这好象也站不住脚,文人多少是有点学养的人,怎能学一般人在心上也装上“一扇无形的铁门”呢?当然也有可能是“文人相轻”的缘故,这就更邪门了,既然如此,何必加入到一个圈子里呢。既然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就好比在一条船上,彼此关心、彼此鼓励是起码的,严要求起来应该是同喜同悲,同舟共济才对哦。那么唯一的解释可能是小文人的清高或自负,在他们(她们)眼里,不及他(她)者是垃圾,及他(她)他(她)却没兴趣的也是垃圾!可他(她)恰恰忘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他恰恰忘了,两个人各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就变成两个思想(好象是歌德说的,大意);他(她)恰恰忘了垃圾也能变废为宝,今年某机构评出的张姓女富翁不就是专做废纸生意而致富的吗?

 

写到此,我突然想到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朗士等一批文学青年,决定创办一个文学刊物。为了使这个刊物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试着写了一封信给大文豪雨果,请求他写一封信作为该刊物的序言。不料,时隔几日,雨果不仅回了信,还在其中写道:“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是一头牛,你们是朝拜耶酥的三博士(指光荣而幸运的人物),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汪洋大海。我只是一个鼹鼠掘成的小丘,你们是阿尔卑斯山。我只是……”等等。看了这封信,这批文学青年简直不相信这就是雨果写的。后来经雨果的女友朱丽叶特证实确实出自雨果之手,他们才相信了。

 

我举出这个例子无非是想说越是大作家越是谦卑,雨果之所以到今天仍没有被人遗忘,固然与其写出了《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伟大的作品密不可分,但谁又能否认他在写作之余更注重伟大而谦虚的品格修炼有很大关系呢?

 

做好官之前,必先得做个好人,人都做不好,枉论做官;做文也是这样,要想做好文,先得做好人,否则,即使文做得再好,由于你的做人总是失败,你的一生还是失败的,这有斑斑史实和现实为证。

 

这篇博文你可以当做糊话来读,我可没有当做糊话来写。如刺痛了个别小文人的神经,看在你我都在一个“家”和本人充其量不过是小文人一个的份上,请原谅;否则,用鲁迅的话说:“只好由他(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