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300-染出经典里的中国传统色》价值及应用(上)

标签:
中国传统色国色300传统染色书籍文化 |
分类: 传统色彩 |
《国色300》是一本以中国传统色彩为主题的设计类书籍,主要面向设计师、艺术爱好者或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在“视觉化呈现传统色彩”领域填补了市场空白,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文化符号转化为设计语言,提供即拿即用的标准化色彩数据。尽管学术深度有限,但作为工具书和灵感手册,在垂直领域仍有不可替代性。延伸价值:通过“染色”线索,将色彩与文学、历史、工艺关联,形成文化记忆点,适合需要向客户阐释设计灵感的场景。
内容定位:
从“色值参考”到“色彩文化+工艺指南”
核心价值:
提供「色彩数据+历史渊源+染色技法」三位一体的内容,成为全球少见的系统性中国传统色彩工艺著作。
类比案例:
日本《日本の伝統色》(PIE International出版):仅展示色彩与名称,无工艺;
《中国染织史》(吴淑生著):学术性强但缺乏现代设计适配。
本书优势:填补了“视觉化色彩数据”与“可操作性工艺”之间的空白。
专业程度对标
初级:潘通色卡(纯商业色彩标准);
中级:《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文化解读为主);
高级:本书(含工艺)+《天工开物》校注本(需专业解读)。
市场定位与前景
目标市场
垂直领域需求:服务于“国潮”设计、文博衍生品开发、影视美术等细分行业,近年随着汉服、新中式风格的流行,需求稳步增长。
教育机构采购:部分高校艺术专业或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辅助教材。
优势:同类书籍中,《国色300》因色彩数量多、视觉化强,更受设计师青睐;相比《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它弱化叙事,强化工具属性。
使用频率:职业设计师若长期参考书中色值,单次使用成本趋近于零;
替代成本:自行搜集300种传统色的CMYK/RGB数据并考据文化背景,时间成本远超书价;
误差风险:网络免费色卡可能存在色差,本书的权威性能降低设计返工风险。
从“色卡书”到“文化色彩指南”
差异化优势:比纯工具书多一层文化叙事,比学术专著更轻量化,适合以下场景:
设计师向甲方提案时,引用书中色彩典故提升说服力;
手工艺爱好者尝试古法染色时,作为灵感启发(需搭配专业工艺书)。
《国色300》的核心功能: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5月24日至29日在武汉举办,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专业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