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中国传统色草白

标签:
中国传统色国色传统色彩植物染色文化杂谈 |
分类: 传统色彩 |
草白色,这名字起得极好,分明是草,又分明是白。中国古人最善于从自然中拈出颜色来,又将其安放回自然中去。草白者,或谓草上之白,或谓草根之色,横竖都脱不了草的干系。
白居易诗云:"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这草白,分明是秋冬之交的景色。霜降之后,百草枯黄,继而转白,铺陈在野地里,与灰白的天相映成趣。王昌龄亦咏:"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草白与溪水之寒,日暮之凉,浑然一体。古人观物之细,令人叹服。
这草白之色,不独见于诗词,亦载于《天工开物》。其染色之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之。今人考证,谓此法未必佳,不如以传统靛蓝微染为妙。又有谓可用狼尾草、荻草、狗尾巴草等杂草染之,加明矾、皂矾媒染,效果亦佳。颜色深浅,端看原料、温度、时间而定,未必能一色相同。
染匠们染草白色,未必能次次相同。正如自然中的草白,因地域、时节、气候而异,深浅不一。这种差异,反倒成就了草白的韵味。梅尧臣写道:"霜浓草白兔初肥,苍鹘调拳猎犬携。"草白与兔肥,猎犬与苍鹘,构成一幅生动的秋猎图。
草白之色,终究要归于草,归于白,归于那一片经霜的秋野。
染匠黄荣华乙巳年三月初四于汉口御染家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动力!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2025年培训班将于4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国染馆开班,本期班已经额满,报名截止。欢迎下期报名参加五月在武汉举办的第57期“传统染色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