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卫道士,要建立怎样的消费观呢
(2011-09-26 08:41:36)
百度百科了一下,中外经济思想史上存在三种消费观——节俭消费观、侈糜消费观和适度消费观。节俭消费观和侈糜消费观具有合理因素和积极作用,也存在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适度消费观既汲取了前两种消费观的合理营养,又摒弃了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我们应该坚持奉行的消费观。
节俭消费观就是主张人们在消费时应最大限度地节约物质财富,减少甚至杜绝浪费的一种消费观。这是人类历史上形成最早、影响最深、历时最长的一种消费观。可以说,自人类产生到时至今日,这种消费观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侈糜消费观这是一种与节俭消费观完全对立的消费观,它主张消费者大量地、无节制地占有和消耗物质财富,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从短期看,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生产而是消费的条件下,奢侈消费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扩大就业不无益处,但从长期看,它所产生的弊端相当巨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侈糜消费观是一种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的消费观,是一种消极因素大于积极因素的消费观,因而它不可能成为我们信奉的消费观。
不是我给钱当守卫,而是钱要为我所用。节约是好事,是让物尽其用不浪费,是在任何时候,不只是在用到自己的东西时就节约用度,而在用别人或公家或不需要我们付出什么的时候也要节约用度。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前人栽苗,后人乘凉。现在我们所用度的,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那我们在用度的时候,不仅要节约,还要为后代着想。所以说我们要感恩,感恩地球,感恩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资源,因为感恩我们也要做点什么,这是长远的眼光。
当然节约也是适度,不是一味的勒紧裤腰带,该用则用,要让事物发挥它的作用。对于金钱,它就是个流转的东西,在公元前,秦始皇没有发明钱币的时候,就是以物换物,只是发明了钱,更方便以物换物了。现代社会将钱看得很重,也看得不重。就看你是钱为你所用,还是你给钱当守卫。其实在经济学上来说,只有钱流通起来,钱才发挥了它的作用,也才让经济流转起来,有了商业经济。
也不是说消费至上,享乐为先。只是感觉把钱抱的死死的,让人觉得很压抑。有了钱反而寸步难行了,有了钱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是没有改变,舍不得买这个舍不得买那个,都觉得很贵,很花钱,从现在的物价上涨来说,钱的含金量是在下降。钱不被你合理使用,那钱就是没有发挥它价值的。只是每个人心中有多少钱才是有了钱,标准不同?有的人不管有多少钱,都不觉得自己有了钱,始终都觉得很少,害怕正用钱的时候没钱怎么怎么的,正中一个成语“杞人忧天”,用心理学上的话说,就是缺乏安全感。其实只要我们合理规划了,除了节流,我们要多开源才是更为长远的。没有谁多半是靠一味的节省富起来,不过这个富有什么用呢?只有自己活着别人知道你有钱,可是自己呢?过的跟没钱的日子一样,这个勒紧腰带节省下来的钱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呢?两个人没事数钱乐?其实钱都没的数,放在银行,为银行放贷投资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我们付出劳动,挣来了钱,还要给钱当卫道士,真是累,当然也有人乐此不疲。我觉得对于钱我们要合理的去利用它。我不是乱花钱的人,但是我舍得花钱,只要值得,只要我获得了我想要的。我要让钱为我所用,当然也不是挣一分用一分,甚至两分,还是要有结余。只是我更想得到的是挣十分的能力和投资理财的能力。
压抑的消费观,我不要;老葛式的吝啬鬼,我不要;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我不要;出手阔绰铺张浪费的,我不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