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驳“K线反映市场一切信息”这个理论

(2020-05-12 09:13:01)

《科威特提高6月销往亚洲原油的官方售价_手机新浪网》原标题:科威特提高6月销往亚洲原油的官方售价中国石化[股评]新闻网讯据能源世界网5月11日新加坡报道,路透社周一公布的价...https://finance.sina.cn/futuremarket/nyshzx/2020-05-12/detail-iircuyvi2602503.d.html?vt=4&cid=76576

金甲点评:发现没,最近关于国际油价的这种报道从来不说具体的现货油价。(注意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区别。)

而是拐弯拐弯抹角的,提供一些数据让你又看不清楚。

这种情况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尤其严重。

这在自从有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就一直这样。

其目的是信息的不对称。

也就是说利用有一些投资者对信息不掌握来造成对信息掌握方面的不对称。

换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他知道你不知道。

有些投资者不求甚解,稀里糊涂,但是还要投资这个项目。

就容易出问题,最起码心里没数嘛!

比如这次沙特六月官方现货油价的调整稍微往深入一查就能够查到这个价格。但是在很多网站的文章中,他总是拐弯抹角的想体现一下这个价格,但是又并不说出这个价格,比如这篇文章中说比什么什么地方少6美元,在原来少6美元的基础上再提高1.8美元。加减乘除之后,那也就是说比有些地方少4.2美元。那读者还需要加减乘除,是不是?那个未知数到底是多少呢?

文章中就不说。

这篇文章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

但是他这其中所暴露出来的相当一批人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这批人非常的需要、也非常的期盼信息不对称。

就和古代的愚民政策非常的类似,他们希望投资者什么信息都得不到,傻兮兮的,只是看k线来投资。

这样傻的投资者才有可能成为他们盘中之餐。

以前的技术派K线理论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理论,意思就是市场所有的信息已经反映在K线上,这个理论在我看来就是傻子理论。起码是非常不全面的。

这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一个逻辑问题。

我个人认为正是市场方方面面的信息、方方面面所具备的条件,造成了K线的走势。

因此我们应该先掌握这些信息和条件。

然后做出预测和布局。

也就是说做出基本的趋势判断、价值判断等等各种判断,然后进行仓位的梯次建仓和管理。

而k线非常显然是后面走出来的。

比如,以最近我对原油的判断为例,也就是4月21号到五一之后的纽约原油走势为例。

很显然是先做出了判断和仓位布局之后K线才走了出来。

2014年到2015年那波行情启动之前(创业板是2012年11月份开始启动的。),对底部区域小心翼翼的判断。

2015年5月31号前后,我们对大盘大趋势即将见顶的趋势判断。

特别是我们对2015年在5000点左右见顶之后,将很快见到3000点这一点的判断。

K线都是其后才走出来的。

这些都有当时的微博和当时的视频为证。

此外还有2007年1月份至今许许多多的博客和讲课视频、讲座视频为证。

也有很多交易结合博客的电脑屏幕录像为证。

当然人无完人,我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非常少,绝大部分的大趋势判断都是正确的。

我说怎么会有人胆敢进到某些金融机构的保险箱业务去偷窃我的2000G优盘呢?现在明白了,里面有一些他们曾经盗用的一些屏幕录像,结合账户操作的。

这些账户录像,甚至在行情中途他们会把密码提供给对方,以期骗他们,因为他们偷窃了我的交易密码。这些账户有的不是用我的名字。

他们用来骗了一些钱,并非常勉强的维护着他们代客理财亏损累累的账户。生怕对方告他们。

即便到现在他们依然如此。

他们曾经提供的那几个大账户现在提供不了了,而提供不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2016年底开始的。

也就是说,从2016年底,无论是大宗商品还是股市,他们再也无法提供那样的账户了,也就是做的非常好的账户。

而更多的账户从2015年12月份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了。

那几个熟悉的名字的账户,你们再也看不到了,你们这些受骗上当的人们。

即便他们只是截图,或者用软件在动态的视频上遮遮掩掩。

这样的账户他们再也无法提供了。

这里还需要提醒朋友们,你们如果上过这样的当,那千万要注意一个特点。

就是他们提供的账户非常好看,但是实际操作却一塌糊涂,有的人甚至只剩下了30%。

那你们应该醒醒啦!

不管对方是谁,你们都应该醒醒了!

那些给你们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给你们看的一些,上涨做多下跌做空,操作非常符合市场走势的账户和视频,实际上,这些知识产权都属于我。是我操作的。

这群人再三的进到我父母的家,进到我的办公室,进到某些金融机构的保险箱业务室,多次偷窃我的这些视频优盘。

现在知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也写博客。

写的是财经博客。

他们有个特点就是蒙着脸,永远不说自己真实的名字,但是排名前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点击率是用软件刷的,可谓是赤裸裸的造假。

这就需要政府对网络界的严格管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