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尤其是网络安全和网络媒体国企)如何加快发展的一点思考
标签:
网络安全 |
中心思想:
首先,本文是对事不对人,不针对任何网络精英。
仅仅是从逻辑上探讨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发展中的关键点。
我的主要观点是:人才是核心要素,顶尖的技术人才和高超的管理人才,如何激发二者长期的责任心和奋力拼搏之心?而无所掣肘?是国企(尤其是网络类国企)取得突破最关键因素!
在非常强调金钱的社会,如果仅仅靠思想政治工作,仅仅靠觉悟,就想让国企的管理者和顶尖技术人才尽心尽责,并不现实;这种极其高尚的人有,但是在国企中并不普遍,本文是金甲经过思考,提出的一种尝试性方案,其中有些方法早已采用,我只是重新整合了一下,主要分为有限度的股权激励(股权池)、利润奖励(奖励资金池)和上级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大重点方法。
———由于时间所限及水平所限,我考虑的方法必有不足之处,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好!尤其是在这个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是整个经济结构重新打基础的时刻,是有些行业超速发展的时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现在就采取有力措施,结果将大不相同!
我知道很多人才都是被埋没了......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那该多好。
以下详述:
2019年3月18日我在微博发文:《网络安全部门技术上、数据上一定要独立》
文中我的基本观点是:
“我认为,网络安全方面“管的住”,不能依靠民企,尤其不能靠民企和党政管理部门合作,不然极可能欲速不达。因为网络安全民企背后真实立场很难讲。一旦许多原本只能由政府掌握的信息,却和民企一同掌握了,那这些信息会流往何方呢?
未来的网络安全真的能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吗?
这是个疑问。
我认为我们负责网络安全技术的政府部门可以博采众长,但是一定要独立。
可以到全世界去学习,取经,可以利用国家级别的实验室研究创新,但是不能和网络民企合作来负责全国的网络安全。
这样的安全,其本质是造成更大的不安全,而这一点将在未来某个阶段十分明显的表现出来。
那时,为时已晚。
网络安全民企可以和部分国企合作,也可以和部分研究所合作,但是国家网络技术部门必须独立!必须保证纯洁度和技术领先。
不能因为暂时技术落后或者水平活像阿斗暂时提不起来,而着急,急于和民企合作。
不然万一信息泄露,以及关键部位被敌人控制怎么办?只不过因为敌人定向的使用他们掌握的环节,所以本该了解的人反而发现不了而已。
我不是说民企是敌人,而是说“如果”。
个人见解,仅供朋友们交流。
国策如果已定,我们绝不妄议!”
之所以上文这么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民营企业他的职员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尤其是IT业。
我在IT业的朋友也是不少,起码这么多年来一直跟着金甲博客的博友们,都是知道一些的。
最起码曾经在那么多的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章,这些网络媒体都属于IT业。
据我这些IT业的朋友讲,IT业可以说是吃青春饭,无论是写程序的还是做网络编辑、后台管理,工作都是加班加点的,每天的工作量极大,所以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不然身体吃不消。
所以基层技术岗位一般干几年以后就干不下去了,网络民营企业如果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信息,是否会随着技术人员的离开而流失呢?
毕竟民营企业不像军队等等国家单位,有严格的保密纪律;
国企管理者很多脱胎于军队,例如铁路、石油等行业,政府有些部门建国之初也是由部队开始管理的,一直到现在依然有严格的纪律。相对来说保密性强一些。
为什么国家的国企、或者网络安全部门技术上不能够领先于民企呢?
还是要依靠民企?
(——注意此处并不是说反对一切形式的合作,而是说应该根据保密级别注意有所选择、有所区分。)
中国网络民营企业的安全软件难道不是模仿国外的吗?
中国网络民营企业的安全软件难道比国际上最领先的强吗?
中国网络民营企业有网络安全业务的企业主难道都是学网络安全技术出身吗?
既然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们国家、国企不可以?
目前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哪个创始人不是到美国硅谷转了一圈以后回来模仿的?
目前的国内几大网络安全软件公司,哪个没有采取学习国外优秀安全软件的办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不放开手脚,与时俱进?
道理就跟中国仿造俄罗斯的飞机、航母一样,先模仿再创新,在初期模仿是主要的,创新是次要的。不是不想创新而是技术暂时跟不上;但是一旦完全模仿成功,技术创新就具备了条件,网络世界也是如此。
例如腾讯的QQ技术(1996年,三名以色列人开发了ICQ(IseekU,我寻找你)。这是一种互联网通讯工具。可以在线聊天和共享文件。腾讯先模仿,后因ICQ知识产权及域名问题改为QQ)、微信技术、王者荣耀游戏(模仿英雄联盟游戏并有所改变,并全资收购《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哪项技术没有向国际先出来的技术模仿呢?
阿里的电子商务,也是模仿当时已经风靡全球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在运营推广模式上有突破,就是一开始用免费的方式,取得了市场份额,赢得了成功。
其他中国许多网络公司的成功都源于模仿,当然这无可厚非,反而是应该提倡的。
如果立场没有问题,不做违法的事情,我们是应该为他们大加赞美的!
但是国家网络安全问题是不能侥幸的,没有国家的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已经是共识。
如何应对“国家网络产业快速发展,与保证国家网络安全”这一对矛盾,是当下国家不得不严肃考虑的问题。
思考必须周密,了解必须透彻,不能心怀侥幸。
我认为习近平主席说的非常的对,“网络安全要有自己的队伍。”
我们国家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并不领先,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这个靠假大空的表面硬撑是没有意义的。
(———请注意这里和国家有关部门在网络上破了大量的案件,是另外一码事,那是非常值得赞许的。但是遇到技术高超的高手,我相信用一般的网络技术就不行了,这好比是5段棋力的棋手,他对付那些棋力在5段以下的对手可以说非常顺手,但是面对9段高手,可能根本看不懂,有问题也看不见,赢棋可能就靠运气了。)
很多问题只有直面存在的困难,积极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的查找落后的因素,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形成突破。
这个时代时不我待,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方面非常需要这样的突破。
我国的领导层多次就网络安全方面讲话,习主席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最后谈谈我的一个策略:
国企中网络安全方面的企业,和网络媒体公司,如何和民企竞争保持技术领先?如何较快速发展壮大?
———金甲个人认为,制约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体类国企发展的因素中,人才是第一要素。
两类人才比较重要,一类是业内拔尖的高技术人才;一类是经过多年检验的国企高级管理人才。
有了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如何长期留住这样的人才?
我个人认为有3条比较重要:
第1条:政治过关。人品过关。起码得是真正的中国人,或者有严格的保密性,不至于给一点大利就出卖关键信息。甚至故意往坏了整。因为整个市场就这么大,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第2条:要制定非常科学的、具有持久性的业绩奖励机制。
第3条:由国家有关部门协助国企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导、引导众人的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关键人才的关键作用。
第2条和第3条以下详述:
常见的是股权激励机制,但是国企的股权是有限的,国企的股权如果分配给了个人,会造成许多人的不满意,但是如果没有股权,又担心拔尖的人才留不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在“发展与利益分配”的这对矛盾下,很多国企因为无法解决这对矛盾而失败。
个人认为有两个解决方案:
第1个解决方案:拨出一定量的股权,这个量不足以动摇国企的股权结构,这部分股权形成一个股权池,这个股权池并非一次性分配给现有的在职人员或骨干,而是比如30年内或20年内用来分配的股权。
有人会说那么20年或30年后怎么办呢?
1、 我们还有其他的办法。
2、我们不必想的那么远,因为网络时代的转折点、关键期就在眼下!
如果有拔尖的人才在这20年或30年内把握的好,一切都已经奠定了基础!
如果考虑的过于长远,导致束手束脚,又担心利益分配集中于两大类关键人才导致分配不均众人议论纷纷,最后活像个小脚媳妇,举步维艰,又像举棋不定的棋手唉声叹气,不料20年或30年后这家企业倒闭了,也就无所谓股权不股权的了。反正都没了,大家也就安心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嘛,现在大家都开心了。如果这也叫共产主义的话,共产主义还是很快就能实现的。
那么如何在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保证企业运营的正常化呢?
第一:由国家有关部门协助国企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导、引导众人的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关键人才的关键作用。这种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靠国企单位本身来进行讲解,已经是没有用了,因为人心是永远不会平衡的,每个没水平的人、或者未经过实践检验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在位的人还高,这是一种社会常态。
由上级来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除了开导和引导众人,也是对关键人才的“撑腰”,不然根本没办法弄。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毛主席秋收起义后的初创时期,如果不把支部建在连上,那么部队就是一盘散沙,体制上很难和军阀的队伍区分开来,战斗力也差很多,当初毛主席是看到了实际的效果之后做出了这个决策的。
我个人在基层带兵的过程中,也发现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有效的,在我们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照本宣科,念一些共产主义的文章,而是根据训练任务、根据单位发生的具体的情况,及时做具体的思想工作,解决一些战士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疙瘩、相互矛盾、与地方上偶尔产生打架等矛盾、等等。
如果不做这些工作,那事情在暗中发展甚至恶化,后果很难预料。
在国企中非常显然,情况更加复杂,尤其在“发展与利益分配”的这对矛盾下,很多国企因为无法解决这对矛盾而失败。
照理说国企的成功应该比民企更加容易,因为它有许多现成的资源,而民企的老板需要自己去拼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国企远远不如民企,尤其是发展壮大的速度以及把握时代主旋律的眼光都远不如民企,这其中必然有最关键的原因,我们一定要找到它,解决它!
把不利条件解决掉,占经济份额巨大的国企必将能够再振雄风!
必将涌起一批英雄,与民营企业的英雄争相辉映!为祖国添彩!
这是非常符合我们国家“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伟布局的!
第二:用第2个解决方案。如下。(此条为第1个解决方案中的第2条,与第2个解决方案重合。)
第2个解决方案:不分配股权,但是分配利润。
企业从每年积累的利润中提出一部分用做业绩激励利资金池,明文规定,关键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业绩奖励分配比例,如果以上两种人才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导致企业整体效益大幅上升,并且是有持续性的,或者是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已取得国家、国际有关权威部门的认证的,那么由国家有关部门监督审核之后,额外给予奖励,最好这部分奖励由国家出钱,而国家出的钱又来自于这家企业上交的利润,这样本企业的人也无话可说。
由于股权是有限的,也是国家的,所以有些国企单位股权分配起来有难度,那么可以改用分配利润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作第1套解决方案的补充和协助。
所谓补充和协助,就是除了关键技术人才和关键管理人才之外,其他优秀人才的奖励办法,可以采用利润资金池的方法,这部分奖励可以由本企业的领导决定,以增加本企业领导的权威。
这里面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利润能得到保障的垄断型国企有这种现象,员工无论大小每年都有不少的奖励,有些是变相的,这部分奖励不能过头,不然的话,不然的话会降低企业的净利润率,甚至导致有些大型的国企上市公司多年很少分红,多年股价还在一个很低的位置,对国际国内的市场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网络类的国企如果在后面取得大的发展,给全体员工发红包是可以的,但是同样也要注意这个度的问题,免得在资金上影响企业后续的发展。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利润都分完了。
总而言之,我坚信国企是可以发展壮大的,网络类的国企也是可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再三的权衡,找到激发国企活力的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