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中国牛 |
友情提醒:本文是从战略性重大机遇的角度简述中国股市将走牛的观点,不代表立刻就大涨,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一点浅见,仅供朋友们交流探讨,限于篇幅和水平,不可能面面俱到,也很可能有错谬之处,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一直以来,有种观点,好像股民都是些不务正业的,我认为此言大谬!
股民购买主板股票,就是支持国企;
股民购买创业板股票,就是支持创业者;
资本似乎是无情的,但是股民很讲感情,只要他们买入了某只股票,就会天天盼望这家公司业绩上升,一帆风顺;
只要他们进入了股市,就会天天盼望祖国经济大发展,遇到困难也能呈祥。
有如此的股民,望眼欲穿了五六年,希望中国股市起牛市,此景此情难道不可以理解吗?
可以理解。
但是股市的涨跌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时代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整个社会、整个资本市场的体系都围绕着真抓实干、做稳做强的目标去做,那么股市想不涨都难。道理很简单,如果某企业每年业绩优异,我不信它的市盈率总能压在1倍上。不管是有人炒作还是无人问津,最终价格还是要落实到价值上。
所以,当前对中国股市是否会有牛市的争论,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中国股市甚至整个中国经济的价值考量上。然后结合其它的一些重要方面分析,才能得出相对中肯的结论。
我的观点如下:
结论:
1、中国股市已经具备牛市条件,牛市并不遥远。
2、在牛市启动之前还有可能进行一定的震荡,中远期坚定看好。
3、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是极其难得的战略建仓期。
4、策略上价值与趋势要并重,机遇与风险要并重。
以下主要阐述结论 1
的论据,为什么说中国股市已经具备牛市条件,而且牛市并不遥远?
1、中国发展空间广阔,必然吸引资金介入。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始终名列前茅,这是事实基础。
近年来,国际国内始终有些经济面的问题没有全盘解决,时不时有种经济危机阴霾未退的感觉,这也是现实。
现在信息都很公开,篇幅所限太多的数据这里不冗述。
仅从股市角度来说,美日等国经济增速都落后于我国,他们国内的经济问题也依然存在,平均市盈率、市净率也差不多,为什么股市表现却远远比中国强呢?(美股从09年的
何况我国有一点是这两个国家目前无法相比的:就是许多专家学者所说的,城镇化的空间还相当广阔。
原本是因为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然而在某个时代反而成为机遇和优势,这就是辩证法。
有一点可以肯定:正如前30年改革开放期间(其实也是城镇化的30年)有大批企业从小到大一样,未来20年,在依然广阔的空间里,还会有新的企业涌现、壮大,这也正是证券市场大发展的基础之一。
我们的弱项是科技,这无疑是需要追赶的,不然长远来说,缺失了“第一生产力”的有力支撑,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赶上美国。
然而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能够把握好城镇化进度和经济结构调整二者的关系,就能够为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
否则真正可怕的将是20年后,当我国的城镇化空间已经饱和,而科技还没有竞争力的时候,后续拿什么和别人竞争?经济增速拿什么保持?可以想象那时候我们的后辈一定会有一段异常纠结的时光。
当然,现在去替后人纠结可能有杞人忧天之嫌。有理由相信,国人不会浪费这大好的20年,综合竞争力尤其是科技实力一定会与经济总量比翼齐飞!
话说的有点远,别的我没有发言权,只是对股市略有研究。我的意思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差距是科技实力,这种科技差距体现在股市上,就是有些朋友解释的:之所以美股、日股涨我们不涨,是因为成长性好的科技股少。
我想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巴菲特不仅仅最近几年没买苹果,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排斥几乎一切科技股,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业绩的增长。
———所以这种解释不能解释美国涨了中国为什么不涨。
实际上我认为,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问题,既然找不出不涨的有说服力的理由,那它就一定会涨。
只是时间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
前文《中国股市将后来居上》发表以后,有网友问:你说中国是那只注定冲天的滞涨股,请问这好日子啥时能来?
对此,我个人认为时间和空间,最适合“模糊概念”,不能设定的太具体,因为这些都是动态变化的。太具体的往往出错,而且也无益于大型机遇期的战略布局。把时间和空间刻度设定的太死形同刻舟求剑。大机遇不用多,一个就够,是立即出现还是稍晚降临都不影响什么;大牛市只要有,我就很开心,等待?不是问题!
而且不必等很久。为什么?
在欧美日等其它国家,股市涨高到一定程度,价格已经体现了价值的时候,甚至价格超越了价值形成一定溢价或泡沫的时候,必然会有部分资金会落袋为安,这时,他们会寻找新的价值洼地。
纵观全球,有几个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如此巨大的资金、足够低足以吸引各方来客、又有足够的发展前景足以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呢?
答案是明显的。
上文我曾以2000年的网络板块集体飙升,浪潮软件先滞涨后补涨且涨幅惊人为例,来说明当有可比性的情况出现时,补涨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这种例子很多,比如1997年的科技行情,就在1996年大盘股革命的基础上,已经赚了大钱的部分资金(也称热钱)逢高退出,转而大量进入科技股,才造成了科技股的上涨。当时的000021深科技也是因此风光一时。
记得当时有深圳一家证券营业部登报寻人,说是有位老太太当年投资的几万块买了一只科技股已经变成了一百万,但是找不到户头的主人。当时我们一帮朋友还直夸这家营业部难得。
2、行业规律显示,股市将是下一个热点。
佛说:一粒沙含藏3000世界。就是指事物内在规律的一致性。
我们试着回顾一下30年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无论是房地产行业、网络业,甚至电影业......
许多行业的爆发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有一个庞大的参与群体。几乎人人关心,或者人人皆用。
当21世纪初,我国引进住房按揭贷款,使得许多家庭可以有钱买房,地产业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当网络逐渐普及,门户网站、游戏网站、购物网站、社交网站等等,都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
从股市板块分类角度来说,我认为此类相关股票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股,应该是“科技应用股”,也就是运用现成的科技手段,以某种模式经营,并不断创新模式。也就是说,它们主要创新的是模式,不是核心的、领先的技术。
从股市投资的角度,这种能够发挥国情(人口和市场)优势的准科技股,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其中一定能继续跑出类似腾讯、新浪、淘宝这样的超级旗舰。
电影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最近几年也开始进入了爆发期,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在电影院欣赏大屏幕,于是其中优秀的电影人便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中国的股市,目前正和上述几个行业一样,已经累积了足够大的参与群体和关注群体,按照这个规律,属于中国股民的时代,即将到来!
在这个时代,将有一大批因投资股市致富的投资者,成长壮大一批为股市服务的企业。
他们将与自己亲手参与哺育的企业,一起成长。
(股民也是上市公司的哺育者之一。)
可以比照的是美国,随着投资者的增加,曾有几十年的牛市,到目前已经有50%左右的家庭持有共同基金。
我国目前约有A股账户1.7亿户,而且还在以每周10万户左右的速度增加。
考虑到很多股民是同时开沪深两个户,所以应该说我国的股民开户数还有空间。
基金账户4000多万户,显示当前我国投资者还是以单打独斗的散户为主体,从国际经验来看,未来有个向基金业集中的过程。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可见一斑。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美国股市过去的辉煌还是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经济的稳健成长始终是基础。
3、当然,正如许多朋友留言所说,中国经济离不开国际大环境,A股市场也仍有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发展中去适应和解决。
有人质疑在有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牛市从何而来?我想起码现在的很多条件比以前已好很多,以前那几轮牛市是从何而来的呢?
限于篇幅和能力,此处不展开。朋友们的发言令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看好沉默已久的中国股市,但是也希望股市能够稳中有进,不要暴起暴落。正如当网友质疑中国起牛市是白日梦时,我在微博回答网友的:股市,只涨不跌是白日梦,只跌不涨是噩梦,体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正常涨跌,稳中求进,大方向以涨为主,才是中国股民的股市梦!
(从长远来说,中国股市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