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向选择 |
中心思想:择时与择人,无论是基民选基金经理,还是反之,这二者都是关键。那种盲目追求基民数量规模的模式必不持久,而索罗斯量子基金式的管理有限的精良客户,逐步滚大的模式方是精兵长久之道。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当个快乐基民?
中国的基金业已经发展了十几年,逐步由小至大,基金经理们常见的现象是牛市顶部基民倍增基金发行火爆异常供不应求,熊市尾部门可罗雀基金发不出去甚至赎回清盘,伴随着每一轮牛熊循环,
多数基民们和股民们一样,演绎着牛顶进场埋单熊末割肉出局的悲壮场景,在这种跌宕起伏的过程中,基民们就像铁打的营盘里流水的兵,来来去去,成为中国股市风林火山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有人把中国股民称之为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我认为这个比喻不恰当,我认为股民更像非洲野牛,非洲广袤的草原上,随着旱季与水季的交替而迁徙的水牛大军,在狮、豹、野狗、鳄鱼的环伺下,在自我顶牛争斗的消耗中(如某些阶段的多杀多),凭着自己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一往无前!
我想,华尔街的水牛造型应该也有这个含义吧?
无论是野牛还是基民,甚或基金经理,都难免遭遇“成长的烦恼”,
前几天我说了6种纠结和6个疑问,其实也涵盖了基民们的困惑和基金经理们的烦恼。
6种纠结是:
纠结一:估值是底部,股指却逐波往下走。搞不懂。
纠结二:欧债危机了,美股创新高A股创新低。搞不懂。
纠结三:每次看着都见底了,每次都按反转做,结果每次都是反弹而已。搞不懂。
纠结四:不进吧?阶段性的反弹还是有的,进吧?一进就大套。搞不懂。
纠结五:都说“价值投资”是主流,可每波反弹都是“题材股”涨的凶,而且大起之后全部是大落。搞不懂。
纠结六:价值投资到底该怎么搞?
对应以上几个纠结,我们可以提出以下6个问题:
问题一:A股到底有没有价值?
问题二:到底有没有对A股形成致命影响的危机?
问题三:是什么因素造成了A股去年反复下跌?
问题四:到底该不该建仓?如果建了又跌,该不该止损?
问题五:题材股炒作,该不该参与?
问题六:我以价值投资介入,结果暴跌,我止损了还算不算价值投资?如果不止损坚持长线投资,亏损幅度越来越大,我是否扛得住?如果我止损出局了立刻又开始涨怎么办?
以上六种纠结对应六个问题,正是这六种疑惑没有得到清晰的答案,才造成了去年无数精英难以收拾的残局。
那么,作为基民如何才能摆脱困惑之苦呢?
其实,我认为所有基民的所有困惑只要做好两个选择就可迎刃而解!
这两个选择就是:选时和选人 .
孙子曰: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用股市的话说,就是选人和择时,择时同时也是择势。
择时:基民在选择基金经理时,首先要注重的不是这个经理的能力,而是时机的选择。如果时机选择的好,比如在牛市初期或者熊市之尾买入基金,那么无论基金经理能力如何,多少都有的赚。
反之在熊市初期或者牛市之尾买入基金,剩下的多半是担忧和纠结了。
选人:如果熊市没过去或者你对形式还有些拿不准,当然是选稳健型重防守的基金经理好;
如果是已经很确定的牛市中,当然是选激进型重进攻的基金经理好。
然而“股市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这个命题始终是众基金的头疼命题,正如我在上文《股市的陷阱与机遇》中所说:
一个阶段的形势判断正确与否决定了那个阶段的命运。
换句话说,趋势不是那么好判断的,这才是基民和基金经理们困惑的核心。
当然,随着国内对冲基金的初步涌现,基民将有更多选择。
那么对冲基金是如何对冲股市风险的呢?
我前些天发了《股市的陷阱与机遇》一文后,有些博友表示不大理解其中的逻辑,尤其不理解我们浙大价值与趋势特训班的师生是如何判断市场意图的?
在此我结合去年6、7月间的反弹做个简单讲解,明白了这一课,也就明白了对冲基金是如何对冲熊市下跌风险的。
当然,国际对冲基金的对冲手段和对冲工具都远比国内丰富,值得在这方面远远滞后的中国对冲基金经理们好好学习,金甲今天这篇短文只能算是抛砖引玉,仅仅针对股市的某些下跌阶段做一探讨。
有兴趣的朋友可回顾上一篇文章,里面对那波反弹的应对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简而言之,当时我们的应对之策是:股票可以不参与或少量参与,逢高逐步建立空单对冲。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策略?
因为我们师生(其实都是朋友啦!群英荟萃,汇聚众智,共同猜测市场先生的意图。)提前探讨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也即:始于2011年6月21日的上涨是个反弹,反弹之后还有大幅下跌。
那么,那波反弹空方主力的战术意图是什么呢?
这个命题的结论至关重要!
如果详细的分析,那将牵涉当时国际国内的诸多因素,2011年6月20开始的浙大特训课堂上我们讨论了很多,本文仅以战术角度来剖析主力意图,是个非常不错的简便方法,朋友们可结合上文视频2体会一下当时的多空形势。
孙子兵法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2011年7月反弹的空方主力,正是这么干的!
空方主力的意图是:主动放弃做空,反手做多拉抬指数,制造良好的技术形态,敌必从之 ——求胜心切的多方必然会被调动;然后给予一定的利益,也即让一些股票上涨吸引多方,敌必取之 ——多方必然进场来取利。等多方的大部队进入了埋伏圈内,以卒待之——空方主力集结了重兵在此恭候多时了!
剩下的事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了。
等多头抵抗至2300点附近放弃坚守时,为时已晚,重兵被歼,许多参战的多头部队如部分私募基金等至今无法恢复元气。
对此,投资者必须先算一步,起码和主力同步,方可在反弹高处加仓建立股指期货空单,“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后随主力滚滚而下,一泻千里。如此,即便对冲基金有一些质优的股票仓位不愿出局,其亏损也能被股指期货的盈利冲抵。
这便是对冲基金的实战意义。
牛市中的策略原则上是一致的,只是配置上刚好与熊市策略相反。
当然,当结局浮出水面,一切看起来、说起来都很轻松,但是过程也是复杂的。
尤其当在去年6月20日沪深300指数2888点一线开仓空单时,随后的上涨对投资者是个考验,看到随着上涨不断扩大的浮亏,有些建了空单的人也许会放弃空单,甚至翻多,所以趋势判断的坚定性和策略的延续十分重要,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核心:
趋势判断是否正确。
对基民来说还取决于另一个核心:
对基金经理是否有足够信任。
对双方来说还必须具备一颗心:
耐心。
未来的牛市征途漫长而遥远,有人说夯实这个大底后将有5年牛市,有人说15年,无论多久,金甲真诚地祝愿年轻的基民和股民们能够在中国这片生机勃勃的希望原野上日行千里,发展壮大!